ID: 22493126

22《礼记》二则 同步练习(含答案)

日期:2025-04-11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51次 大小:15597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礼记,二则,同步,练习,答案
    22 《礼记》二则   中国是有着五千年文明的礼仪之邦,在历史长河中,出现过众多光耀千古的作品,儒家典籍“五经”就是其中璀璨的明珠。让我们一起参与任务群活动,走进“五经”中的《礼记》! 基础型学习任务群  积累与运用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嘉肴(yáo)     教学相长(zhǎnɡ)    兑(yuè)命 学(xiào)学半   选贤与能(jǔ)   修mù(睦) ɡuān(矜)寡   男有分(fèn)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虽有嘉肴    虽: 即使  (2)虽有至道    至道: 最好的道理  (3)教然后知困   困: 困惑  (4)然后能自反也  反: 反思  (5)教学相长    教学: 教与学  (6)学学半     学: 同“敩”,教导  (7)选贤与能   贤: 形容词作名词,品德高尚的人  与: 同“举”,推举  能: 形容词作名词,才干出众的人  (8)讲信修睦    修: 培养  (9)不独亲其亲 亲: 名词用作动词,以……为亲  亲: 父母  (10)不独子其子 子: 名词用作动词,以……为子  子: 子女  (11)使老有所终   老: 形容词用作名词,老年人  (12)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矜: 同“鳏”,老而无妻  (13)男有分,女有归 分: 职分,职守  归: 女子出嫁  (14)力恶其不出于身也 恶: 厌恶  (15)盗窃乱贼而不作 作: 兴起  3.按要求默写。 (1)《兑命》曰“ 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2)盗窃乱贼而不作, 故外户而不闭 。 (3)《虽有嘉肴》中,说明学习和教学之后能让人知道自身不足的句子是“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 教然后知困———。 (4)《大道之行也》中,能体现各取所需的句子是“ 货恶其弃于地也 , 不必藏于己———。 4.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D) A.“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B.选贤与能 C.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D.虽有至道 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D) A.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B.盗窃乱贼而不作 C.故曰:教学相长也 D.货恶其弃于地也 6.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译文: 因此学习后就知道不足,教导人后才知道困惑不通。  (2)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省略句) 译文: 选拔推举品德高尚、有才干的人,(人人都)讲求诚信,培养和睦的气氛。  主旨归纳   《虽有嘉肴》:通过深入浅出地论述教和学的关系,指出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即“教学相长”,告诉了我们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大道之行也》:通过对理想中的社会特征的描述,阐明了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表达了“天下为公”的思想。 文脉梳理 考点链接 “三步走”分析论证思路   1.了解议论文的一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抓住揭示结构层次的语言标志。   3.注意表述顺序,体现文章思路,使用承接词语,表现文章脉络。   答题模板:作者先通过……提出中心论点,然后运用……的论证方法展开论述,最后得出……的结论(证明了中心论点)。   训练点对点:见【基础型学习任务群】★处。 拓展延伸 源自《礼记》的大学校训   ①厦门大学:自强不息,止于至善。   ②河南大学:明德新民,止于至善。 发展型学习任务群  阅读与鉴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14分)   【甲】《大道之行也》(略)   【乙】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是故诸侯相爱则不野战,家主相爱则不相篡,人与人相爱则不相贼,君臣相爱则惠忠,父子相爱则慈孝,兄弟相爱则和调。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爱生也。 (节选自《墨子·兼爱中》)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含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B) A.不独子其子     子在川上曰 B.大道之行也    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