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494181

【备课无忧】统编版一下-语文园地七(第3课时)(配套教案)

日期:2025-04-19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68次 大小:4725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园地,配套,3课时,语文,备课,一下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语文园地七(第3课时) 【教材分析】 语文园地七安排了6个板块的内容。 识字加油站:在生活中识字,借助图片,通过游戏、归类等方法学习生字的音、形、义。 字词句运用:了解虫字旁、鸟字边、反犬旁等所代表的意义,进一步感知偏旁表义的构字规律。选择几个词语,展开想象,说几句话,重点指导学生把话说完整、说清楚。 书写提示:掌握左上包围和右上包围的字“先外后内”的笔顺书写规则。 日积月累:积累关于学习的名言,并了解大意。 口语交际:听故事,讲故事,练习口语表达能力和倾听的习惯。 和大人一起读:了解寓言的内容,明白寓言中蕴含的道理。 【学情分析】 “语文园地七”通过相同偏旁等帮助学生学会归纳对比,认识生字,有助于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较好的认字体系。学生学习起来,难度不大,容易接受。学生第一次接触名言警句,兴趣较大,教师可以拓展教学,补充一些简单的名言,让学生增加兴趣和积累语言。寓言故事内容清晰易懂,寓意深刻,学生学起来也不难。 【素养分析】 文化自信:积累关于学习的名言,热爱经典文学。 语言运用:了解虫字旁、鸟字边、反犬旁等所代表的意义,感知偏旁表义的构字规律。 思维能力:有丰富的想象力,能用所给的词语说几句话。 审美创造:明白寓言中蕴含的道理,分享阅读的收获。 【教学目标】 1.认真听老师讲故事,听懂故事并借助图画记住故事内容。 2.能当众借助图片讲故事,做到声音响亮。 【教学重点】 能认真倾听故事,听明白故事内容。 【教学难点】 鼓励学生大胆讲故事,有当众讲话的勇气和信心。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板块 【趣味问答 故事引入】 1.问题激趣:你知道什么动物最喜欢吃鱼吗 (引出“小猫”) 2.读读题目:看到《小猫种鱼》这个题目,我们可以想到什么? 引思: (1)小猫为什么要种鱼? (2)它是怎么种鱼的? (3)小鱼能种吗? (4)…… 第二板块 【听读故事 交流指导】 1.老师提出交际指导,明确要求。 (1)听一听:认真听老师讲故事,抓住故事的主要内容。 (2)看一看:仔细观察图画,借助图画来记住故事内容。 (3)讲一讲:小组内互讲故事,注意吐字清晰、声音响亮,小组内相互补充、纠正。 (4)评一评:小组内派代表上台讲故事,师生共同评议。 2.思考理解:出示故事的三环节。 (1)小花猫最爱吃鱼了,它常常想怎么可以得到许多鱼。 一天,它看到农民伯伯把玉米种在地里,到了秋天,收了很多玉米。 点拨:这说明种植_____可以收获_____! (2)还有一次,它看到农民婶婶把花生种在地里,到了秋天,花生也熟了。 点拨:这说明种植_____可以收获_____! (3)于是,小猫就把小鱼种在地里,想着自己很快就可以收获一箩筐肥鱼了! 种植_____是否可以收获_____呢? 以上要求的目的:通过老师的文字和口头故事阐述,帮助学生初步了解故事大意,为后面看图讲故事做铺垫,同时引起学生的思考———种鱼是否可以得到鱼? 3.看图说话:出示书本上的6幅插图,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根据图片中出现的人物和细节表述故事,同时保证其连贯性。 (1)第一幅插图:农民伯伯在田地里播种玉米。 在旁边的小猫看到了这一切。(思考:这幅图里有谁呀?他在做什么?注意观察人物手里的东西。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2)第二幅插图(学会区分图画顺序):农民伯伯在田地里收割玉米。跟在后面的小猫看到了这一切。(思考:这幅图里有谁呀?他在做什么?注意观察人物的动作和背景。) (3)第三幅插图:农民婶婶在田地里播种花生。 在旁边的小猫看到了这一切。(提示:这幅图里有谁呀?她在做什么?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4)第四幅插图:农民婶婶在田地里收割花生。 跟在后面的小猫看到了这一切。(提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