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语文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2494480
山西省临汾市校联考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09-2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59次
大小:231811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张
山西省
,
临汾市
,
联考
,
2024-2025
,
学年
,
七年级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试题(卷) 七年级语文 (满分120分,时间150分钟) 一、古典之美(27分) (一) 【一字一句·悟诗情】 1. 寒假前夕,班级举行了第一届“经典诗文大会”,你站上了答题区。 主持人: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本届“经典诗文大会”第一轮为必答题,请你按要求细心作答哦! 第一组:语境运用题:请结合下列语境,填写相应的古诗文原句。 小语:沧海之水,美美与共。关于“水”的名句很多,我想到了“_____,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还想到了“枯藤老树昏鸦,____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小文:我想到了和“水”有关的“雨”,如“何当共剪西窗烛,_____”(李商隐《夜雨寄北》)以及“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小心:我想到了《潼关》里的“_____,_____”,不仅写活了山水,还让人感受到谭嗣同渴望冲决罗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的少年意气。 第二组:图表线索题:请认真读取下列两幅图表的信息,按要求写出相应的古诗文原句。 请你根据图一写出《秋词》中的两句诗_____,_____。 请你用积累的两句诗将图二中空缺的部分补充完整。横:_____;竖:_____。 (二) 【一句一文·润心田】 诗从心出,文心声。班级开展“品古典意蕴”文言文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小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节选自《论语》)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选自诸葛亮《诫子书》) 【品文·志存高远】 2. 小欢同学精选了选文中表现“立志”的内容,制作了分享卡。请你完善卡片内容。 摘句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翻译 一国军队可以改变其主帅, ①_____ ②_____ 不保持内心平静就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批注 孔子用对比的手法强调人要坚定志向。 ③_____ 3. 根据上面对“志”的分享,同学们联想到了曹操的《观沧海》一诗。请你围绕“曹操之志”完成点评内容。 【品文·修身立节】 4. 小欣同学发现:中国传统文化历来注重“治学以修身”。《论语》中就提到“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告诉我们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因此①_____,是有才德的表现;《诫子书》中“非学无以广才”一句告诉我们不学习就无法②_____才干的道理。(根据句中加点字的意思填空) 5. 选文中有不少格言警句已经成为很多人提高自身修养的座右铭。请任选一句谈谈你获得的启示。 【品文·明事悟理】 乐广①尝有亲客,久阔②不复来,广问其故,答曰:“前在坐,蒙③赐酒,方欲饮,见杯中有蛇,意甚恶之,既饮而疾。”于时河南听事④壁上有角⑤,漆画作蛇。广意杯中蛇即角影也。复置酒于前处,谓客曰:“杯中复有所见不?”答曰:“所见如初。”广乃告其所以⑥,客豁然意解,沉疴⑦顿愈。 (节选自《晋书·乐广传》) 【注释】①乐广:人名。②久阔:久别不见。③蒙:受,承蒙。④河南听事:指乐广担任河南尹时办公场所。⑤角:角弓,弯弓。⑥所以:原因。⑦沉疴:积久难愈的病。 6. 工具书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方法。查阅《古汉语词典》并结合语境,可以判断出“方欲饮”中“方”的含义是右图中第_____个义项。 7. 出自选文的成语是_____,这个故事告诉我们_____的道理。 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5课秋天的怀念练习题(含答案)(2025-09-20)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对比阅读理解练习(含解析)(2025-09-21)
北京市第八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图片版,含答案)(2025-09-21)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6课散步练习题(含答案)(2025-09-21)
九年级上册古诗词诗歌期末复习(含解析)(2025-09-21)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