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质量测评(四)(第九、十章) (50分钟 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冬虫夏草又名中华虫草,自古以来一直被视为我国中药中的瑰宝,与人参、鹿茸一起被称为“三大补品”,有“百药之王”的美称,其价值昂贵,有植物中的“软黄金”之称。结合图文材料,回答1、2题。 1.冬虫夏草的产地在(C) A.青藏高原西北部 B.新疆塔里木盆地 C.青藏高原东南部 D.云南、贵州、四川三省交界处 2.“掠夺式”采挖冬虫夏草可能导致(A) ①草甸破坏严重 ②虫草资源枯竭 ③土壤污染严重 ④沼泽湿地大面积减少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24·南阳一模)浙江省台州市打造海洋塑料污染治理“蓝色循环”新模式,即通过奖励和提供低息贷款的方式,鼓励渔民们将海洋垃圾带回。右图为浙江省台州市位置图。读图,完成3、4题。 3.台州市濒临我国(C)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 4.浙江省打造“蓝色循环”模式的首要目的是(B) A.获取经济效益 B.减少海洋污染 C.提高渔民收入 D.调节城市气候 读青藏地区略图,完成5~7题。 5.雅鲁藏布江谷地和湟水谷地是青藏地区重要的种植业分布区,主要原因是(A) A.海拔较低,气温较高 B.海拔较低,风力较小 C.靠近河流,灌溉便利 D.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6.青藏地区是对全球气候变化最为敏感的地区,气候变化对青藏地区的影响有(C) ①海冰、冰盖面积变化 ②高海拔湖泊、湿地面积变化 ③“中华水塔”水量变化 ④极地海洋生物的栖息地变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现在三江源地区成为高海拔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有生物演化“天然实验室”的美誉,其影响因素是(C) A.海陆位置 B.纬度位置 C.地形 D.气候 (2024·菏泽期末)近年来,青海省在建设清洁能源基地的同时,不断扩大省际能源合作,其中江苏省对口援助青海省建设能源基地,持续推进“青电送苏”工程,从2016年至2021年累计送电量已超过33亿千瓦时。右图为青海省年平均日照时数和年平均降水量图。读图,完成8~10题。 8.据图中信息判断,造成青海省年平均日照时数差异的主要因素是(B) A.气温 B.降水 C.植被 D.河流 9.甲地区可开发的清洁能源主要有(A) A.太阳能和风能 B.风能和潮汐能 C.太阳能和水能 D.水能和潮汐能 10.青海省与江苏省的协同发展,有利于(D) ①青海省将能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②江苏省增加水资源,促进农业的发展 ③青海省三江源地区矿产资源的开发 ④江苏省能源结构调整,减轻大气污染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23·连云港学业考)如图为柴达木盆地地图。读图回答11、12题。 11.柴达木盆地被称为“聚宝盆”的原因是(A) A.矿产资源丰富 B.稀土资源丰富 C.生物资源丰富 D.森林资源丰富 12.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该地应治理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D) A.耕地退化 B.湿地退化 C.林地退化 D.草地退化 (2022·河南郑州期末)青稞是西藏自治区主要的农作物。如图为青稞及西藏自治区青稞分布图。据此完成13~15题。 13.根据西藏自治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可以推测青稞的主要生长习性是(B) A.喜高温 B.喜温凉 C.耐洪涝 D.耐盐碱 14.西藏自治区的农业属于(D) A.水田农业 B.旱作农业 C.灌溉农业 D.河谷农业 15.该地区的青稞穗大粒饱,原因是(C) ①日照时间长,有利于光合作用 ②气温高,生长期短 ③降水充沛,水源充足 ④昼夜温差大,利于养分的积累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2024·临沂二模)2023年8月19日,第二届国家公园论坛在青海西宁举办,主题为“国家公园———万物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三江源国家公园作为首批国家公园,位于地球“第三极”青藏高原腹地,以山原和高山峡谷地貌为主,平均海拔3 500米以上;园区共有维管束植物760种,野生陆生脊椎动物270种。下图为三江源国家公园范围图,据此完成16~18题。 16.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