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小学科学 核心素养导向 2.5相貌各异的我们 核心概念: 生命的延续与进化--8.5生物体的遗传信息逐代传递可发生改变--②描述和比较动物(人类)子代与亲代在形态特征方面的异同。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 通过人的性状图片观察,知道人类不同个体之间存在着相同与不同,认识到人与人之间存在遗传变异现象。 科学思维: 用观察比较的方法,认识人与人相貌存在差异性。 探究实践: 通过实际观察,能描述和记录出人与人存在哪些性状差异,并将人的相貌性状整合起来比较分析,发现人的相貌的唯一性。 态度责任: 在观察人的相貌过程中,能持续关注人类个体之间差异性,意识到人类对遗传变异的研究改善着人类生活,激发学生继续探索人类奥秘的情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知道同种生物不同个体之间存在着相同与不同。 难点: 通过观察对比归纳不同生物个体间的异同点。 教具学具 为学生准备:小镜子、某一家庭亲代与后代的照片、记录表。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班级记录表、三代或四代同堂全家照、双胞胎照片、人类遗传转轮图、有关遗传病的图片或视频。 教学过程: 一、聚焦:寻人奇遇记(5分钟) 1.提问:“同学们,如果有一天你在街上看到一个年轻人救了人,但没留名字就走了。警察叔叔想找到他,但没监控也没手机定位,只能靠目击者的描述。你们觉得,目击者需要说出哪些外貌特征,才能帮警察锁定目标呢? (预设1:可能需要知道他的脸型,比如是不是瓜子脸、圆脸。/预设2:眼睛大不大,眉毛粗不粗,有没有双眼皮。/预设3:发际线是平的还是V型的,或者下巴有没有一条沟。)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相貌各异的我们》,用不同的相貌来找到这个“好心人” 引出课题:《相貌各异的我们》 (设计意图:通过一个真实的生活场景(救人后寻人),让学生意识到外貌特征的独特性和实用性。引导学生说出具体例子(如“瓜子脸”“V型发际”),帮助他们理解“稳定性”和“特异性”是识别人物的关键,为后续学习性状差异打下基础) 二、观察相貌的异同(预设20分钟) 活动一:火眼金睛辨特征 提问:“现在有三个人,目击者A说救人的姑娘下巴尖尖,B说她眉毛细长、眼睛水灵,C说她鼻梁高。如果让你们根据这些线索画一张画像,你会重点画哪些部位?” (预设:学生对课件上的图片进行选择) 我们将这三个特征拼凑起来,能找到这个好心人吗?我们试试看。 情景:找到的好心人说:我的姐姐是医生,我不会急救。 提问:看来,只凭借三个特征找不到正确的人,我们还需要什么信息呢? (预设:还需要更多的相貌特征,比如直发卷发、发型等等) 那你能区分这些相貌特征吗?我们来试试看。 (预设:双眼皮的人眼皮上有一道褶,单眼皮没有。/V型发际的人额头中间会突出来一块,平发际是直直的。耳垂贴不贴脸颊,可以看耳朵下面有没有空出一块肉。) 6.看来相貌的细节决定找人的成败,那我们仔细观察自己相貌的特点,找找看我们自己的相貌特征吧。 (设计意图:用“画像任务”激发兴趣,让学生动手动脑,通过具体案例(如“眼皮褶皱”“发际形状”)掌握性状的观察方法。同时渗透“细节决定成败”的思维,比如“耳垂是否贴脸颊”这种容易被忽略的特征。) 活动二:照镜子找自己 1.提问:“现在和同桌组队,互相当‘侦探’!一个人当观察员,另一个人当‘被调查者’。观察员要记录对方的特征,比如能不能卷舌、大拇指能不能向外翻。注意!如果一个人天生直发,但昨天烫了卷发,这时候应该记录直发还是卷发?为什么?” (预设:应该记卷发,因为现在看起来就是卷的。/但如果是研究遗传,可能要问清楚他原本的头发是直的还是卷的。) 我们现在观察比较相貌特征,要记录当下的情况。因为相貌在一定时间段内是有稳定性和特殊性的 (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