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04775

统编版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各课作业课件(打包8份)

日期:2025-05-1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5次 大小:148760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统编,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各课
    (课件网) 第六单元 九 年 级 下 册 24 诗词曲五首 单篇过关 整合探究 单篇过关 《十五从军征》 一、默写过关。 1.请同学们在草稿纸上默写《十五从军征》,并与同桌相互检查。 2.《十五从军征》中与“少小离家老大回”意味相同的诗句是:_____,_____。 3.《十五从军征》中,暗示主人公孤苦伶仃、无依无靠的诗句是:_____,_____。 十五从军征 八十始得归 羹饭一时熟 不知饴阿谁 4.《十五从军征》在写至“_____,_____”两句时,情感浓度达到了顶点。 5.[情境默写]随着国家乡村振兴工作的大力推进,乡村的环境、交通、经济等都得到了很大改善,年轻人陆续回乡发展,乡村逐渐恢复了生机,“_____,_____。_____,_____”的破败景象已经成为过去式。(《十五从军征》) 出门东向看 泪落沾我衣 兔从狗窦入 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 井上生旅葵 二、诗歌鉴赏与运用。 6.“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起笔虽平,却有惊心动魄的力量,这是为什么?(2分) “十五”与“八十”的鲜明对比表明老人从军时间之久,“始”表明从军期间老人始终不曾回过家,(1分)强有力地揭示了当时兵役制度的极端不合理。(1分) 7.请补全下面的对话。(2分) 悦悦:老兵明明问的是自己家里还有什么人,乡人却回答“松柏冢累累”,这不是答非所问吗? 晓歌:乡人回答的言外之意是①_____ _____,他这样回答可能是因为②_____ _____。 悦悦:诗人这样写,更加强化了“哀”的程度。 (示例)老兵亲人离世,家中已 经没人了(1分) (示例)不忍心说出真 相,担心老兵无法承受家破人亡的痛苦(1分) 8.请展开联想与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老兵回家时看到的景象。(2分) 示例:兔子从狗洞里进出,野鸡在屋脊上飞来飞去,院子里长着野生的谷子,野生的葵菜环绕着井台,真是一片荒凉的景象啊! 9.[典学原创]请阅读下面的材料,结合本诗和《卖炭翁》,说说二者发扬了乐府诗怎样的传统。(3分)   材料一:乐府机构正式成立于汉武帝时期,负责收集编纂各地民间音乐、整理改编与创作音乐等。汉乐府指由汉时乐府机构所采制的诗歌,其作者来自不同阶层,诗歌的内容深入到社会现实生活的各个层面,作品往往“感于哀乐,缘事而发”。 材料二:唐代诗人白居易、元稹等人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发扬《诗经》和汉乐府的传统,强调“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发扬了乐府诗反映社会现实、针砭时弊的传统。(1分)本诗通过讲述一位老兵为国征战一生却家破人亡的悲惨故事,反映了不合理的兵役制度给百姓带来的深重苦难,批判了黑暗的社会现实;(1分)《卖炭翁》通过叙写卖炭翁以卖炭艰难维持生计却横遭掠夺的故事,揭露了“宫市”制度的掠夺本质,反映了统治阶级直接剥削、压迫人民的社会现实。(1分)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一、默写过关。 1.请同学们在草稿纸上默写《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并与同桌相互检查。 2.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新奇的比喻将残酷严寒的冬天写得奇丽壮美的诗句是:_____,_____。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3.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_____,_____ _____”的诗句,运用夸张和对偶的修辞手法,展现了边塞冰天雪地、阴云浓重的奇寒景象,并由写景过渡到送别。 4.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通过色彩鲜明的场景和细节描写突出边塞奇寒的诗句是:_____,_____。 瀚海阑干百丈冰 愁云 惨淡万里凝 纷纷暮雪下辕门 风掣红旗冻不翻 二、诗歌鉴赏与运用。 5.《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通过场景转换,展现了不同的画面,张弛有度、开合有节。填写下面的思维导图,体会诗歌“移景叙事”的写作特点。(4分) 营地苦寒 瀚海冰雪 轮台送行 山回路转 6.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