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08991

【新教材·大单元】统编版语文一下第四单元单元整体解析与规划

日期:2025-05-04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37次 大小:14861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单元,版语,解析,整体,第四,文一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年级/册次 一年级/下 单元 4单元 单元主题任务:《阅读》 单元教学设计 内容简介 教材内容安排: 本单元围绕“温馨的家”这个主题编排了《静夜思》《夜色》《端午粽》3篇课文。《静夜思》是古诗,语言浅显,思乡情感真挚。《夜色》是儿童诗,以孩子的视角、童趣化的语言叙写了父母对孩子成长的引导。《端午粽》是关于传统节日习俗的散文,介绍了外婆包的粽子的样子、味道和花样,引导学生了解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3篇课文以不同方式传递着家人之间的浓浓亲情,能丰富学生对亲情的认知与体验,在学生的心中种下亲情的种子。 本单元语文要素有两个:一是读好长句子;二是找出课文中明显的信息。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本册第二单元均安排了“读好长句子”的语文要素,学生对长句子的朗读已不陌生、已初步了解根据句中标点停顿、根据语意停顿等方法,本单元继续练习巩固。在朗读中把握好停顿,是读好长句子的关键。《夜色》课后第1题要求读好句中的停顿;《端午粽》课后第1题提示根据文中标点读好停顿;语文园地“和大人一起读”的《胖乎乎的小手》一文,也有长句子,为学生读好长句子的停顿提供了语言材料。 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安排了“初步学习寻找明显的信息”的语文要素,本单元继续学习“找出课文中明显的信息”,要求学生根据学习任务和自身阅读需求,从课文相关词句中直接提取信息,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要求学生边读边思,提升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端午粽》课后第2题引导学生在阅读时提取“外婆包的红枣粽是什么样的”的明显信息,落实语文要素。 单元主要内容: 《静夜思》:这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五言绝句,描绘了诗人在静谧的夜晚思念故乡的情景。这首诗语言筒洁,意境深远,适合一年级学生初步接触古典诗词,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古诗词的基本格式,体会诗人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并尝试背诵和朗诵。 《夜色》:这是一篇现代儿童散文,通过描述一个孩子从害怕夜晚到逐渐克服恐惧,发现夜晚美好的过程,引导学生正视并克服生活中的恐惧,培养勇敢和乐观的品质。课文语言生动,贴近儿童生活,有助于学生理解并积累与生活相关的词汇和句子。 《端午粽》:这是一篇介绍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习俗的课文,通过讲述外婆包粽子、家人分享粽子的温馨场景,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感受家庭和睦与传统文化的美好。课文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文化知识,还激发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语文园地四》:这是本单元的综合性学习板块,包括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日积月累等多个部分,旨在通过多样化的活动,巩固学生的识字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成语和谚语,为今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程标准 识字与写字: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 阅读与鉴赏: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 2.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他人交流。诵读儿歌、儿童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表达与交流: 1.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有表达交流的自信心。 人文主题 温馨的家 语文要素 1.读好长句子。 2.找出课文中明显的信息。 学习目标 【单元核心目标】 1.认识32个生字、2个偏旁和1个多音字,会写18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长句子的停顿。 3.按照要求找出课文中明显的信息。 4.用扩词的方法积累常用词语。 5.背诵《静夜思》。 6.初步了解传统节日的习俗,体会浓浓的亲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