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八下科学第三章 空气与生命 3.3化学方程式 知识点一 质量守恒定律 1、概念: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2、实质: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的过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变;原子的种类和数量都没有改变,原子间只是进行重新组合,因此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3、理解:五个不变,两个一定改变,一个可能改变: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1)求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2)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化学式(3)判断是否全部反应 注意:蜡烛燃烧虽然质量为0也满足质量守恒。 知识点二 化学方程式 1、定义:用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能直接反映质量守恒定律)。 例如:碳在氧气中点燃 磷在氧气中点燃 双氧水的分解 2、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 ①、表示什么物质参加反应,结果生成了什么物质。 ②、表示反应在什么条件下进行。 ③、表示各物质之间原子和分子的个数比。 ④、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间的质量比。(结合上面化学方程式说明) 3、化学方程式的读法: “+”读作“和”、“与”或“跟”,“===”读作“生成” 4、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1)书写原则:(1)以客观事实为依据;(2)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2)书写规则:左写反应物,右写生成物;写对化学式,系数要配平;中间连等号,条件须注明,气体和沉淀。 5、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保持不变 注意点:配平时只要在化学式前加数字(即化学计量数),不能改变化学式 常见的方法: (1)最小公倍数法 如:配平Al + Fe3O4 → Fe + Al2O3 求出每一种原子在反应前后的最小公倍数; 使该原子在反应前后都为所求出的最小公倍数; 一般先从氧原子入手,再配平其他原子。 第一步:配平氧原子 Al + 3Fe3O4 → Fe + 4Al2O3 第二步:配平铁和铝原子 8Al + 3Fe3O4 → 9Fe + 4Al2O3 第三步:配平的化学方程式: 8Al + 3Fe3O49Fe + 4Al2O3 观察法 如:配平H2O + Fe →Fe3O4 + H2 从化学式较复杂的一种生成物推求有关反应物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和这一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 根据求得的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再找出其它化学式的倾泄计量数,这样即可配平。 第一步:配平氧原子 4H2O + Fe →Fe3O4 + H2 第二步:配平氢原子、铁原子 4H2O + 3Fe →Fe3O4 + 4H2 第三步:配平后的化学方程式: 4H2O + Fe Fe3O4 + 4H2 (3)奇数配偶法 如:配平FeS2 + O2 → Fe2O3 + SO2 适用条件:方程式中所配元素的原子个数的奇数只出现一次。 找出在化学反应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元素; 从原子数为单数的元素入手(一般为氧元素)。即乘2; 由已推求出的化学计量数决定其它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 第一步:在Fe2O3前乘2 FeS2 + O2 → 2Fe2O3 + SO2 第二步:配平铁原子 4FeS2 + O2 → 2Fe2O3 + SO2 第三步:配平硫原子 4FeS2 + O2 → 2Fe2O3 + 8SO2 第四步:配平氧原子。配平后的化学方程式为:4FeS2 + 11O22Fe2O3 + 8SO2 归一法 如:配平: 适用条件:如大多数碳氢化合物或含碳氢氧的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以及某些分解反应。 先设定的系数为1,则确定CO2的系数为2,H2O的系数为3。 因为方程式右边氧原子总数为7,中有一个氧原子,可确定O2的系数为3。 配得结果为 知识点三 依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1、由于化学方程式能表示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关系,因此可以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化学反应中各成分的 质量 。 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一般步骤:设未知量→写出 化学方程式 →写出相关物质的 相对分子质量 和已知量→列出 比例式 、求解→对问题做出简明回答。 题型一 质量守恒定律 例1.2022年4月,浙江余姚某公司发生硫化氢气体泄漏事故,造成3名伤员因抢救无效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