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生物学(新人教版) 生物与环境 第一章 种群及其动态 第 3 节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 Biology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在我国北方的原野上,各种草本植物在春夏时节种群密度越来越高,在秋冬时节则相反。 讨论: 1.导致这些植物种群数量出现季节性变化的主要环境因素是什么? 2.这些植物种群的数量变化对当地动物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有什么影响? 北方的原野 阳光、温度、水等非生物因素。 春夏时节,草木繁盛,植食性动物食物充足,出生率提高,死亡率降低;秋冬时节则相反。植食性动物的种群数量变化,又会影响肉食性动物的出生率和死亡率 就像“离离原上草”一样,自然界的种群总是有盛有衰,数量处于不断变动中。 那么,哪些因素可以影响种群数量的变化呢? 非生物因素 生物因素 阳光 温度 水 种内 种内竞争 种间 种间竞争 捕食 寄生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 下表为某地人工柳树林中,林下几种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平均值,单位:株/m2)随林木郁闭度( )变化的调查数据。 思考·讨论 非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 林冠层遮蔽地面的程度 郁闭度 0 0.2 0.4 0.6 0.8 1.0 一年蓬 15.3 13.5 10.8 7.4 4.3 2.4 加拿大一枝黄花 10.4 9.5 6.1 5.6 3.0 1.2 刺儿菜 3.7 4.3 8.5 4.4 2.2 1.0 郁闭度: 林冠层遮蔽地面的程度 郁闭度大 郁闭度小 讨论: 1.影响该地草本植物种群密度的非生物因素是什么? 2.在同样的非生物因素的影响下,刺儿菜的种群密度变化与一年蓬、加拿大一枝黄花的有较大差异,这是为什么? 3.除上述因素外,种群数量的变化还受哪些非生物因素的影响?试分别举例说明。 阳光 不同植物对光照条件的适应性是有差异的 除光照外,还受温度、水、土壤等非生物因素的影响 郁闭度 0 0.2 0.4 0.6 0.8 1.0 一年蓬 15.3 13.5 10.8 7.4 4.3 2.4 加拿大一枝黄花 10.4 9.5 6.1 5.6 3.0 1.2 刺儿菜 3.7 4.3 8.5 4.4 2.2 1.0 在自然界,种群的数量变化受到阳光、温度、水等非生物因素的影响。 一. 非生物因素 阳光 温度 水分 1.阳光 森林中林下植物的种群密度主要取决于林冠层的 ,即主要取决于林下植物受到的 。 林冠层郁闭度低 林下光照强度高 林下植物种群密度高 林冠层郁闭度高 林下光照强度低 林下植物种群密度低 影响光合作用强度 郁闭度 光照强度 2. 温度 温度会影响酶的活性 鸟类秋季开始南迁 许多植物的种子在春季萌发为新的植株,主要是受气温升高的影响; 蚊类等昆虫在寒冷季节到来时一般会全部死亡,主要是受气温降低的影响。 3. 水分 细胞内许多生物化学反应需要水的参与,影响渗透压 干旱缺水会使许多植物种群的死亡率升高 缺水可导致动物个体的死亡 气候干旱会使东亚飞蝗呈爆发式增长。 蝗虫将卵产在土壤中,含水量在10%~20%时最适合它们产卵和孵化。 非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往往是综合性的 春夏时节动植物种群普遍迅速增长,除气温升高外,日照延长、降水增多也是重要原因。 对于动物来说,食物日益充足也是导致种群增长的重要因素,这就涉及生物因素了。 【思考·讨论】 影响种群数量的其他生物因素 资料1.1934年,生态学家高斯选用了两种形态和习性上很接近的草履虫进行了以下实验:取相等数目的双小核草履虫和大草履虫,以一种杆菌为饲料,放在某个容器中培养。结果发现: 与单独培养不同,混合培养开始时两个种群的数量也都有增长,但随后双小核草履虫个体数继续增加,而大草履虫个体数下降,最后完全消失。这两种草履虫都没有分泌杀死对方的物质。 二、生物因素 讨论1.怎样解释资料1中的实验结果? 二者是竞争关系,竞争力弱的数量会不断下降 ①种间竞争 种间竞争:两种或多种生物共同利用同样的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