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念五中国古代科技文化 主题线索 主题 唐朝至明清时期的科技文化 朝代 领域 成就 隋唐 时期 建筑 唐朝都城长安是以隋朝大兴城为基础扩建而成的,规模宏伟。长安城分为宫城、皇城和外郭城,规划井然有序 科技 雕版印刷术至少在唐朝前期已经出现;促进了世界不同地区文化的交流传播与文明的发展 天文学 僧一行通过天文观测制定了《大衍历》,还组织实测地球子午线长度 医药学 孙思邈所著的《千金方》,总结唐以前历代的医学理论和实践经验;唐高宗时编修的《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编定颁布的药典 思想家 韩愈:强烈抨击佛教,主张复兴儒学 柳宗元:是唐朝无神论和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杰出代表 诗歌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著名的诗人有李白(“诗仙”)、杜甫(“诗圣”)、白居易等 书法 颜真卿(字端正劲美,雄浑敦厚)、柳公权(字方折峻丽,笔力劲健) 绘画 阎立本(代表作《步辇图》)、吴道子(代表作《送子天王图》) 雕塑 敦煌莫高窟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 辽宋 夏金元 时期 科技 印刷术: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元朝科学家王祯对木活字技术作了系统总结并创新;元朝中期,锡活字印刷出现 指南针:北宋末年,中国的海船上开始使用指南针,指南针经过阿拉伯地区传入欧洲。指南针的发明和使用,对世界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起了巨大推动作用,为欧洲航海家开辟新航路和实现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 火药:唐朝发明,唐末开始运用到军事领域,宋元时期更多地用于战争,传入欧洲后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影响 天文学 沈括:北宋科学家,创制了先进的历法“十二气历”。著有《梦溪笔谈》一书 苏颂:北宋科学家,主持创制了水运仪象台 郭守敬:元朝科学家,研制出简仪等近20种天文仪器,主持在全国范围内天文测量,在元初编成新的历法《授时历》 理学 宋代儒学在兼收并蓄的基础上形成理学。其中北宋的程颢、程颐兄弟和南宋的朱熹,成就最为突出,理学也被称为“程朱理学” 宋词 词成为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之一。杰出的词人有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 辽宋 夏金元 时期 元曲 元曲的形式有散曲和杂剧。元朝最优秀的杂剧家是关汉卿,代表作是悲剧《窦娥冤》;著名的杂剧家还有马致远、王实甫等 史学 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写了编年体通史巨著《资治通鉴》,记述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00多年的历史 明清 时期 科技 医药学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科学家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科学家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是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 建筑 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边、西至嘉峪关,是一个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 北京城:在元大都的基础上修筑而成,北京城有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整个北京城平面呈凸字形,由一条中轴线纵贯、对称展开,形成了布局均衡、完整和谐的巨大建筑群 思想家 王守仁:明中期的思想家,认为心是万物的主宰,提倡“心即理”“知行合一”和“致良知” 明末清初社会动荡,思想界非常活跃,代表人物有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等 小说 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戏曲 明朝,昆曲成为一个全国性的剧种,代表作有汤显祖创作的《牡丹亭》;清朝前期,昆曲艺术发展到鼎盛,洪昇的《长生殿》和孔尚任的《桃花扇》是昆曲的传世之作;道光年间,京剧逐渐形成 【情境创设】 从陕西的秦始皇陵兵马俑到四川的三星堆遗址,从遥远的甲骨文到长城脚下的每一块砖,从浙江的乌镇到江西的围屋……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传统文化像一条蜿蜒流淌的长河,源远流长。我们要充分地挖掘利用文化遗产这一宝藏,通过保护、发展、传承,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注入新的力量。 主题训练 【繁荣的中国文学】 主题 作者 诗名 诗歌节选 可反映的史实和对史实的合理解读 城市发展 白居易 《登观音台望城》 注:观音台为长安城中的高台 百千家似围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