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14367

【核心素养目标】第二单元 第1课《小瓢虫》教案-粤教粤民版《劳动技术》一下

日期:2025-05-11 科目:劳动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90次 大小:45308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小瓢虫,劳动技术,民版,教粤,教案,核心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课《小瓢虫》教学设计 课题 小瓢虫 单元 第2单元 学科 劳动技术 年级 1年级 教材分析 《小瓢虫》是粤教版一年级下册的第二单元的第一课,旨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软陶泥的基本技法,提升手工制作技能,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耐心、细致和精益求精的劳动品质。同时,通过分享成果和比较作品,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为后续的劳动教育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习目标 劳动观念:通过动手制作小瓢虫,激发对动手实践活动的兴趣和热爱,认识到劳动创造美好事物的价值。劳动能力:通过学习和实践软陶泥的基本技法,如搓、按、切、贴等,提高手工制作能力和空间想象力。劳动习惯与品质:制作小瓢虫需要耐心和细致地操作,通过这一过程,培养耐心细致的工作习惯和品质。 劳动精神:在制作过程中,鼓励追求作品的精致和完美,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重点 通过动手制作小瓢虫,激发对动手实践活动的兴趣和热爱,认识到劳动创造美好事物的价值。 难点 通过学习和实践软陶泥的基本技法,如搓、按、切、贴等,提高手工制作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猜谜语:身体是个半球形,背上背着七颗星。蚜虫见了最怕它,棉花丰收全靠它。(打一小动物) 谜底:七星瓢虫。七星瓢虫是庄稼的保护神或卫士,保护农作物免受虫害侵袭。那么,你会用软陶做出栩栩如生的小瓢虫吗?你想试试吗?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瓢虫》从中寻找答案吧。出示课题。 猜谜语,引发思考。 通过猜谜语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引出与本课题相关的话题,启发学生,为后文铺垫。 讲授新课 一、你准备好了吗1.工具材料工具:剪刀、塑料泥工刀(可用直尺代替)、烤箱。材料:红、黑、绿、白四色软陶泥(50克装)。2.技术要点用软陶泥做小瓢虫要学会如图2-1-4和图2-1-5所示的基本技法。掌心搓 轻轻按 上下切 上下贴等份切 手指搓 慢慢剪 表面划 3.方案设计 你打算做多大的瓢虫?瓢虫有哪几个部分分每个部分是什么颜色?请你先在纸上画出它的样子吧!参照设计图,动手画一画。眼睛 头部(黑色)(白底黑眼珠)上外壳(红色)身体(黑色) 你设计的瓢虫长什么样子? 动手画一画吧! 二、动手做吧①用泥工刀取一小块黑色泥(如图2-1-7),在掌心搓成球,表面要光滑圆润。 ②将泥球放在桌面上,用手指按压成山包状(底部为椭圆形,从侧面看像一座小山的形状)。③取一小块红色泥,在掌心搓成球,放在桌面上,用手指按压成圆饼形。红色“圆饼”要比黑色“山包”大一些。 ④用泥工刀把红色“圆饼”切成瓢虫外壳的形状,贴在山包状黑色泥上面,按平。⑤取少量黑色泥,搓成条,用泥工刀等份切,搓成小球,贴在外壳的上面。⑥取少量黑色泥,等份切,搓成小长条 (做脚、触角)和小球(做两个眼珠)。 ⑦把瓢虫底朝上,在两侧上、中、下位置粘黑色小长条(做脚和触角),然后翻过来。⑧取少量白色泥,搓成两颗小球,按平,贴在瓢虫的头部,再把此前做好的黑色小球(眼珠)粘在白色泥上。⑨取一块绿色泥,搓成球,压平,用塑料泥工刀在表面划出叶子的形状和叶脉,用剪刀剪下叶片,再修改一下叶脉。⑩将小瓢虫放在叶片上,放进烤箱,150℃烤5分钟。冷却后拿出,作品完成。小贴士将作品放在瓷砖片或瓷盘上再放入烤箱烤,效果会更好。温馨提示:使用烤箱时请戴好手套,以免烫伤。视频:小瓢虫的制作方法 三、分享成果1.小瓢虫做好了,快来比一比谁做的小瓢虫最漂亮、最结实。想一想你的作品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①颜色搭配不够协调②形状不够准确 2.根据以下评价标准,看看你能得到几颗星。造型生动精致美观 粘贴牢固 四,还有什么新点子叫 可以再试着做不同大小的瓢虫,然后将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