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15515

6.2.2 金属活动性顺序 教学设计 科粤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日期:2025-04-03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75次 大小:22989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6.2.2,金属,活动性,顺序,教学设计,科粤版
  • cover
6.2 金属的化学性质 6.2.2 金属活动性顺序 素养目标 1.化学观念:通过实验探究,知道金属能与某些金属化合物的溶液发生反应,并能据此判断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在此基础上认识并熟记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意义,解释一些简单化学现象。 2.科学思维:能够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初步预测常见的金属的主要性质,设计实验方案,分析、解释有关的实验现象,进行证据推理,得出合理的结论。 3.科学探究与实践:通过实验判断金属的活泼性,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运用化学语言表达有关信息。 4.科学态度与责任:通过实验探究的一般思路与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实践、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金属活动性顺序。 2.教学难点: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初步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除了通过金属能否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比较金属的活动性之外,还有其它证明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方法吗 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 金属与某些金属化合物溶液的反应 探究实验 【实验步骤】 (1)把一根用砂纸打磨过的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 (2)把一根洁净的铁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 (3)把一根洁净的铜丝浸入硫酸铝溶液中。 【实验记录】 实验 实验现象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 浸入溶液中的铝丝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逐渐变为无色 2Al+3CuSO4=== Al2(SO4)3+3Cu 铁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 浸入溶液中的铁丝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逐渐变为浅绿色 Fe+CuSO4===FeSO4+Cu 铜丝浸入硫酸铝溶液中 无明显现象 — 归纳总结 铝和铁都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得到单质铜,而铜却不能与硫酸铝溶液反应得到单质铝。 课堂讨论 为什么铝和铁都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而铜却不能与硫酸铝溶液反应呢? (活动性强的金属可以将活动性弱的金属从其化合物溶液中置换出来。) 探究点二 金属活动性顺序 提出问题 为什么有的金属与氧气、稀盐酸、稀硫酸、金属化合物的溶液反应,有的金属则不反应呢? 讨论交流 学生阅读教材,讨论相关问题,了解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归纳总结 以投影形式展现 1.金属在水溶液中的活动性顺序(逐渐减弱)。 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 【记忆技巧】金属活动性顺序可以每五个一组,按顺序记忆: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稀盐酸、稀硫酸中的氢。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化合物溶液里置换出来。 【记忆技巧】氢前可换氢,前金换后金,化合物可溶,钾、钙、钠除外 【小结】判断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方法 金属能否置换出稀盐酸或稀硫酸中的氢。 金属能否把另一种金属从它的化合物溶液里置换出来。 课堂讨论 波尔多液是一种农业上常用的杀菌剂,它由硫酸铜、生石灰加水配制而成。为什么不能用铁制容器来配制波尔多液? (因为铁制容器会与硫酸铜溶液反应。Fe+CuSO4===FeSO4+Cu) 讨论交流 阅读教材,小组讨论,尝试归纳“认识一类物质性质的思路与方法” 思路与方法导引———认识一类物质性质的思路与方法 确定研究目标→多方面探究实验→证据推理与分析→归纳共性和差异性→发现递变规律→应用与总结 探究点三 置换反应 在下面的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哪些是单质,哪些是化合物?并观察有何特点。 Zn+2HCl===ZnCl2+H2↑ Fe+2HCl===FeCl2+H2↑ 2Al+3CuSO4===Al2(SO4)3+3Cu Fe+CuSO4===FeSO4+Cu 归纳总结 以投影形式展现 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置换反应。 表达式:A+BC→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