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15931

【核心素养】教科版(2024)一年级下册科学2.2《观察一种动物》教案含反思

日期:2025-04-02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5次 大小:29739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下册,教案,观察一种动物,科学,一年级,核心
  • cover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科学 教科版●X一年级下册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观察一种动物(蜗牛)》是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材中的一课。本课旨在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蜗牛这一常见软体动物,激发学生对自然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教材通过一系列活动设计,如观察蜗牛的外形特征、生活环境、行为习性等,帮助学生建立起对蜗牛的全面认识,同时渗透科学方法的教育,引导学生学会如何科学地进行观察记录。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对周围世界充满探索欲望,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科学语言表达能力尚待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采用直观、生动的教学方法,通过具体的观察活动和简单的实践操作,帮助学生逐步建立科学观察的概念,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描述能力。 此外,一年级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应注重活动的趣味性和多样性,以保持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核心素养分析 1. 科学观念:通过观察蜗牛,学生能够初步认识到生物多样性的存在,理解不同生物有其独特的生存方式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2. 科学思维: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类思维,通过观察蜗牛的外形特征和行为习性,学会将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类和总结。 3. 探究实践:通过动手实践,学生学会使用简单的科学工具(如放大镜)进行观察,掌握基本的科学探究方法,如观察、记录、分析等。 4. 态度责任: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爱护环境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 观察蜗牛的外形特征,了解蜗牛的身体结构。 观察蜗牛的生活环境,理解蜗牛对环境的适应性。 学习使用放大镜进行观察,掌握基本的观察方法。 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细致、全面地观察蜗牛,避免观察的片面性。 培养学生记录观察结果的能力,确保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教具准备 蜗牛若干(提前准备并放置在透明容器中) 放大镜若干 观察记录表 彩色铅笔或水彩笔(用于绘制蜗牛外形) 多媒体课件(展示蜗牛的生活习性和生态环境)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展示蜗牛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的兴趣。 - 提问:“你们见过蜗牛吗?它长什么样子?它喜欢生活在什么地方?” 观看图片或视频,积极思考并回答教师的问题。 通过直观的图片或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通过提问,了解学生的前认知,为后续教学做铺垫。 二、讲授新课 探究活动一:观察蜗牛的外形特征 分发蜗牛和放大镜,引导学生观察蜗牛的外形特征。 提问:“蜗牛的身体有哪些部分组成?它的壳是什么形状的?它的触角有什么作用?” 探究活动二:观察蜗牛的生活环境 展示蜗牛在不同环境中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思考蜗牛的生活环境。 提问:“蜗牛喜欢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为什么它会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 探究活动三:观察蜗牛的行为习性 引导学生观察蜗牛的爬行、进食等行为。 提问:“蜗牛是怎么爬行的?它喜欢吃什么?它是如何保护自己的?” 探究活动四:绘制蜗牛外形图 分发观察记录表和彩色铅笔或水彩笔,引导学生绘制蜗牛的外形图。 提问:“你能根据你观察到的蜗牛外形,画一幅画吗?” 探究活动五:总结观察结果 引导学生回顾整个观察过程,总结观察到的蜗牛特征、生活环境和行为习性。 提问:“通过今天的观察,你学到了什么?你对蜗牛有了哪 使用放大镜仔细观察蜗牛,记录观察到的特征。 小组讨论,分享观察到的结果。 观察图片或视频,思考并回答教师的问题。 小组讨论,尝试解释蜗牛对环境的适应性。 仔细观察蜗牛的行为,记录观察到的现象。 小组讨论,分享观察到的结果和想法。 根据观察到的蜗牛外形,绘制外形图。 展示作品,分享绘制过程中的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