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17239

第六单元同步练习 (原卷版+解析版)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日期:2025-04-07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7次 大小:156329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六,单元,同步,练习,原卷版,解析
    第六单元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一、基础知识综合 1.2016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为此,某班以“工匠精神”为主题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进来。 (1)下面是活动中刘彪同学在班级黑板报上写的一段文字,请你按要求帮他修改。 【A】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组成。【B】工匠们喜欢不断改善自己的工艺,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享受着产品在双手中升华的过程。工匠们对细节有很高要求,追求完美和极致,【C】对精品有着执着的坚持和追求,把品质从99%提高了99.99%,其利虽微,却长久造福于世。工匠们不跟别人较劲,而是跟自己较劲。 ①【A】句句式杂糅,应将“ ”一词删去。 ②【B】句语序不当,应将“ ”与“ ”调换位置。 ③【C】句用词不当,应将“ ”改为“ ”。 (2)“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徐立平是一名高级技师。“感动中国”评委会给予徐立平的颁奖词是:每一次落刀,都能听到自己的心跳。你在火药上微雕,不能有毫发之差。这是千钧所系的一发,战略导弹,载人航天,每一件大国利器,都离不开你。就像手中的刀,二十六年锻造。你是一介工匠,你是大国工匠。老师要求同学们根据颁奖词写一副对联。翟佳同学写出了上联,请你将下联补充完整。 上联:导弹高工,手把钢刀雕化境 下联: ,身怀绝技展英风 (3)活动中,老师让同学们观看纪录片《大国工匠》。马军同学看过《大国工匠》后,产生了学一门技艺的想法,但他的父母极力反对。假如你支持马军,你会如何劝说他的父母? 【答案】(1)①组成 ②改善自己的工艺 雕琢自己的产品 ③提高了 提高到 (2)大国巧匠 (3)示例:叔叔、阿姨,我觉得马军的想法是有道理的,我们应该尊重他的选择。学习技艺也有前途,如果你们能让他去学技艺,也许他将来就是一名出色的技师呢。 【详解】(1)A.将表达的两个意思糅合在一起,“工匠精神是……的精神理念”或“工匠精神是由……精神理念组成的”。明确表达第一种意思,可把“组成”二字删掉; B.语序不当,应先“琢磨”再“改善”,符合事物发展规律; C.用词不当,应把“提高了”改成“提高到”。 (2)对联分上下两联,上下联应字数相同,语义相关,相对应的词语词性相同。阅读上联,“导弹高工”,可从颁奖词“你是一介工匠,你是大国工匠”中提炼短语“大国巧匠”,既符合对联对仗要求,又与表达内容一致。 (3)对别人进行劝说时,要给出劝说的理由,态度要诚恳,语气要委婉,以理服人,以情动人。本题要求劝说马军的父母允许马军学一门技艺,可围绕学习一门技艺的好处来劝告,注意要有称呼。 二、综合性学习 2.仔细观察武侯祠图片,根据提示写出你读图想到的相关信息。 (1)图中有副对联;“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上联讲的是 的故事,下联讲的是诸葛亮辅佐 的事情. (2)宋代陆游非常推崇诸葛亮的文章及为人,他的《书愤五首·其一)中称赞说:“ , ?” (3)对联是我国特有的文学样式。请根据下面提供的诸葛亮的有关事迹和上联对出下联。 他忠心耿耿,为报知遇恩,为酬托孤意,六出祁山,七擒孟获。名成八阵图,鞠躬尽瘁。病死五丈原。 上联:忠肝义胆,关云长华容义释曹孟德 下联: 【答案】 (1)三顾茅庐 刘备、刘禅父子 (2)出师一表真名世 千载谁堪伯仲间 (3)鞠躬尽瘁,诸葛亮蜀中诚报刘豫州 【详解】(1)根据文学常识积累即可回答。“三顾频烦天下计”讲的是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两朝开济老臣心”讲的是诸葛亮辅佐刘备、刘禅父子。 (2)宋代陆游的《书愤五首·其一》“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诸葛坚持北伐,虽“出师一表真名世”,但终归名满天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