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20942

18.井冈翠竹 同步练习(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5-03-31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58次 大小:9294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井冈,翠竹,同步,练习,原卷版,解析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8.井冈翠竹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一、基础知识综合 1.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毛委员和朱军长下山去了,红军下山去了,井冈山的毛竹,同井冈山人民一样,坚贞不屈。血雨腥风里,毛竹青了又黄,黄了又青,不向cán bào低头,不向敌人弯腰。竹叶烧了,还有竹枝;竹枝断了,还有竹鞭;竹鞭砍了,还有__甲__(深藏/深埋)在地下的竹根。“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到春天,漫山遍野,向大地__乙__(显露/吐露)着无限生机的,依然是那一望无际的翠竹! 毛竹年年长,为的是向敌人示威:井冈山是压不倒、烧不光的。毛竹年年绿,为的是等待亲人,等待当年用竹筒盛水蒸饭、用竹钉竹枪打白匪的红军,等待自己的英雄子弟。朝也等,暮也等,等了漫长的二十年。二十年过去了,毛竹依旧是那么青翠,那么(chóu mì),井冈山终于换了人间! (1)根据文段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cán bào chóu mì (2)文段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血雨腥风xuè 漫山遍野màn B.血雨腥风xuè 漫山遍野mǎn C.血雨腥风xiě  漫山遍野màn D.血雨腥风xuè  漫山遍野mán (3)从文段的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横线处。 甲:    乙: 二、综合性学习 2.为了帮助同学们了解竹文化,七年级(1)班准备编写一份《竹韵》小报,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拟写刊首语】请你结合同学们搜集到的资料,把刊首语补充完整。 材料一 竹,常绿多年生植物,茎圆柱形,中空,有节,挺拔向上,质地坚硬。叶青翠,美观,凌霜不凋。 材料二 宋代文学家苏东坡曾有诗流传甚广:“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材料三 清代画家郑板桥喜画竹,并且常在画上题咏竹诗。例如:“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材料四 清代小说家曹雪芹在《红楼梦》里描写林黛玉住处潇湘馆,“有千百竿翠竹遮映”“凤尾森森,龙吟细细”。 材料五 竹与兰、梅、菊被誉为“四君子”。竹与梅、松被誉为“岁寒三友”。 刊首语:人们爱竹,爱它那洒脱的风姿;人们爱竹,爱它那 ;人们爱竹,爱它那 。 (2)【诗联配对】请你为“咏竹诗联”栏目中的上联选择合适的下联。( ) 上联:凌云劲竹真君子 下联: A.野泉声入砚池中 B.清香移在菊花枝 C.梅梢月斜人影孤 D.空谷幽兰绝美人 三、现代文阅读 井冈山五百里林海里,最使人难忘的是毛竹。 ……毛竹青了又黄,黄了又青,不向残暴低头,不向敌人弯腰。竹叶烧了,还有竹枝;竹枝断了,还有竹鞭…… 这正是英雄的井冈山人,也是亿万中国人民的革命气节和革命精神! 《井冈翠竹》 3.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反复修辞手法,请简述其巧妙之处。 4.本文以“井冈山五百里林海里,最使人难忘的是毛竹”独句成段开篇有何妙用? 5.仔细阅读整篇文章,想一想:文章仅仅是在赞颂竹子吗?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毛委员和朱军长下山去了,红军下山去了,井冈山的毛竹,同井冈山人民一样,坚贞不屈。血雨腥风里,毛竹青了又黄,黄了又青,不向残暴低头,不向敌人弯腰。竹叶烧了,还有竹枝;竹枝断了,还有竹鞭;竹鞭砍了,还有深埋在地下的竹根。“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到春天,漫山遍野,向大地显露着无限生机的,依然是那一望无际的翠竹! 6.选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朗读时应用什么样的语气和语速? 7.如何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 8.“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文中引用白居易的诗句,有什么作用? 四、作文 9.袁鹰在《井冈翠竹》中善于运用象征手法,通过井冈翠竹这一具体形象来象征革命精神和民族精神,使得文章的主题更加鲜明、突出。我们的生活中也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