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3.短文两篇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一、基础知识综合 在这一方面,古人的确有许多成功的经验。诸葛亮就是这样读书的。据王粲的《英雄记钞》说,诸葛亮与徐庶、石广元、孟公威等人一道游学读书,“三人( )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看来诸葛亮比徐庶等人确实要高明得多,因为观其( )的人,往往知识更( ),了解问题更全面。 当然,这也不是说,读书可以马马虎虎,很不认真。绝对不应该这样。观其大略同样需要认真读书,只是不死抠一字一句,不因小失大,不为某一局部而( )了整体。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王粲(càn) 徐庶(shù) 精熟(shú) 死抠(kōu) B.王粲(càn) 徐庶(shù) 精熟(shóu) 死抠(kōu) C.王粲(cān) 徐庶(shù) 精熟(shú) 死抠(kōu) D.王粲(cān) 徐庶(shù) 精熟(shóu) 死抠(kōu) 2.下列选项中,依次填入扩号内字形无误的一项是( ) A.务于 大略 广范 放弃 B.务于 大略 广泛 放异 C.务于 大略 广泛 放弃 D.务于 大掠 广泛 放弃 3.下列对文中 “观其大略” 一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读书时只看大概内容,不深入研究。 B.读书不死抠一字一句,注重对整体内容的把握。 C.了解问题更全面,不拘泥于局部。 D.在认真读书的基础上,对书籍内容有宏观的认识。 二、综合性学习 4.为激发同学们阅读经典的兴趣,你所在的班级正在开展“与经典同行,与好书为伴”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各小组要用对联的形式表达对此次活动的感悟,已经写出了上联,请你为其补出下联。 上联:阅经典传承文化瑰宝 下联: (2)请你为这次主题活动设计几种活动形式。 活动形式一:举办“我与名著之间的故事”交流会 活动形式二: 活动形式三: (3)有同学在学校论坛里发起了关于阅读兴趣的调查,绘制了以下表格。请仔细阅读表格中的数据,说说你的发现。 中学生阅读兴趣统计表 文学名著 言情小说 恐怖故事 搞笑漫画 很喜欢 13% 22% 26% 63% 随便看看 44% 56% 61% 33% 不喜欢 43% 22% 13% 4% 我的发现: (4)同学们就名著阅读的问题发表了很多看法,以下是某同学发表的帖子。请仔细阅读后,也发表一组帖子。 【帖子组一】 《格列佛游记》的独特之处在于作者奇妙无穷的想象力,在荒诞的情节中包含着辛辣的讽刺,对当时英国的政治弊端做了无情的批判。 【帖子组二】 三、现代文阅读 5.阅读弗朗西斯·培根的《谈读书》,回答问题。 谈读书 弗朗西斯·培根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傅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练达之士虽能分别处理细事或一一判别枝节,然纵观统筹,全局策划,则舍好学深思者莫属。读书费时过多易惰,文采藻饰太盛则矫,全凭条文断事乃学究故态。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而书中所示,如不以经验范之,则又大而无当。狡黠者鄙读书,无知者羡读书,唯明智之士用读书,然书并不以用处告人,用书之智不在书中,而在书外,全凭观察得之。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只为寻章摘句,而应推敲细思。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须咀嚼消化。换言之,有只须读其部分者,有只须大体涉猎者,少数则须全读,读时须全神贯注,孜孜不倦。书亦可请人代读,取其所作摘要,但只限题材较次或价值不高者,否则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味同嚼蜡矣。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作文使人准确。因此不常作文者须记忆特强,不常讨论者须天资聪颖,不常读书者须欺世有术,始能无知而显有加。读史使人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