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3节 化学方程式 考点一、质量守恒定律 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1)适用范围:适用于化学变化而不适用于物理变化。如1克水加热后变成了1克水蒸气,这一变化前后虽然质量相等,但不能说这一变化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2)这里“参加反应的”不是反应物的质量简单相加,而是真正参与了反应的那一部分的质量,不包括没有参与反应(反应剩余)的那部分的质量。 (3)该定律指的是“质量守恒”,不包括其他方面的守恒。如对反应物和生成物均是气体的反应来说,反应前后的总质量守恒,但是其体积却不一定相等。 (4)很多化学反应有气体或沉淀生成,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包括固、液、气三种状态物质质量总和。 对质量守恒定律的解释实质: (1)微观角度:从原子、分子角度来看,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反应物)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生成物)分子的过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并没有改变,所以,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2)宏观角度:反应前后组成物质的元素种类和元素的质量均不变。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1)解释有关现象。如镁带燃烧质量增加是因为镁和空气中物质反应,生成物的质量等于镁带和空气中反应的物质的质量和。煤燃烧后质量减小,是因为煤燃烧后生成了气体,逸散到空气中。 (2)推测物质的组成。如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根据元素守恒,可知蜡烛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及氢元素。 (3)进行相关计算。如计算反应物或者生成物的质量,进行相对原子质量推算等。 (4)根据原子守恒,推断化学反应中的化学式。 【能力拓展】 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可,为“六个不变,两个一定改变,两可能改变”。 六个不变 宏观:①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质量不变;②元素种类不变;③元素质量不变 微观:①原子种类不变;②原子数目不变;③原子质量不变 两个一定改变:①物质种类改变;②构成物质的粒子改变(变为构成生成物的微粒) 两个可能改变:①分子总数可能改变;②元素的化合价可能改变 典例1:(2024八下·三门期末)在学习“质量守恒定律”时,小科查阅到以下材料。据此回答问题。 (1)波义耳实验中,金属灰质量增加的原因是: 。 (2)受上述研究启发,小科对相关实验进行了深入探究。图为白磷燃烧前后质量测定实验,其化学方程式为 。 (3)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过程,带给我们的启示有 (填字母)。 A.要善于总结前人的成果和经验 B.实验的成功与否,取决于药品的选择 C.定量方法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D.科学结论一旦得出就不会改变 【答案】(1)空气中的氧气参与了反应 (2) (3)AC 【解析】根据反应的原理来分析;根据反应的原理、装置的特点来分析;根据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方法来分析。 【解答】(1)玻义耳实验中,汞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汞,则金属灰增加的质量是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或氧化汞中氧元素的质量 :空气中的氧气参与了反应; (2)白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A、拉瓦锡是在总结前人的成果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定量实验研究,发现了质量守恒定律,所以要善于总结前人的成果和经验,正确; B、实验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多个因素,包括药品的选择、实验装置的设计、实验操作的准确性等, 错误; C、拉瓦锡通过定量实验研究,发现了质量守恒定律,说明定量方法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正确; D、 科学理论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一旦有了更好的解释,旧理论就需要修正,错误。 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过程,带给我们的启示有要善于总结前人的成果和经验、定量方法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故答案为:AC (1)玻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