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 分散系及其分类 [学习目标] 1.熟知溶液、浊液、胶体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 2.认识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了解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会鉴别胶体和溶液。 任务一 分散系 1.分散系的概念与组成 (1)概念:把一种(或多种)物质以粒子形式分散到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形成的混合物。 (2)组成:分散系中被分散成粒子的物质叫做分散质,另一种物质叫做分散剂。 [交流研讨1] 完成下表,写出常见分散系的分散质和分散剂。 分散系 分散质 分散剂 烟 雾 食盐水 有色玻璃 提示:微小尘埃(固) 空气(气) 微小水滴(液) 空气(气) 食盐(固) 水(液) 金属氧化物(固) 玻璃(固) 2.分散系的分类及其依据 (1)按照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分类 (2)常见分散系 溶液:如盐酸、食盐水等 胶体:如淀粉溶液、蛋白质溶液等 浊液:如泥水、油水混合物等 [交流研讨2] 某混合液中含泥沙、淀粉、氯化钠三种成分,如何除去泥沙? 提示:泥沙、淀粉、氯化钠与溶剂水分别形成悬浊液、胶体和溶液,由于三种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差异,悬浊液不能透过滤纸,而胶体和溶液能透过滤纸,所以可以用过滤的方法除去泥沙。 1.下列物质不属于分散系的是( ) A.雾 B.水银 C.河水 D.烟水晶 答案:B 2.(2023·云南昆明二十三中期中)人们用DNA制造出一种臂长只有7 nm的纳米镊子,这种镊子能钳起分子或原子,并对它们随意组合。下列分散系中分散质的微粒直径与纳米镊子具有相同数量级的是( ) A.溶液 B.胶体 C.悬浊液 D.乳浊液 答案:B 3.正误判断,错误的说明原因。 (1)氯化钠溶液均一、稳定、透明,不是分散系:_____ _____。 (2)“冰水混合物”是一种分散系:_____ _____。 (3)分散系有的是纯净物,有的是混合物:_____ _____。 答案:(1)错误。氯化钠溶液属于分散系中的溶液 (2)错误。“冰水混合物”属于纯净物,不属于分散系 (3)错误。分散系均属于混合物 任务二 胶体 1.根据分散剂状态对胶体分类 胶体 [交流研讨1] (1)纳米材料颗粒直径范围为1~100 nm,纳米材料是胶体吗? 提示:不是胶体,胶体是一种分散系,由分散质和分散剂组成,是混合物,纳米材料是纯净物。 (2)雾霾天气使PM2.5成为环保热词,PM2.5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细小颗粒物,它在空气中形成的分散系属于胶体吗?说明理由。 提示:不属于。因为2.5微米大于100 nm,且PM2.5描述的是细小颗粒物的大小,故不能称之为胶体;当细小颗粒物直径介于1~100 nm时分散在空气里形成的分散系才可称之为胶体。 2.Fe(OH)3胶体的制备 (1)实验操作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Cl3+3H2OFe(OH)3(胶体)+3HCl。 1.不能用玻璃棒搅拌。 2.不能过度加热,加热至液体呈红褐色,停止加热。 3.不能加入大量的FeCl3溶液。 [交流研讨2] 在盛有氯化铁溶液的烧杯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得到的分散系为悬浊液。分析两溶液混合生成悬浊液而不是生成胶体的原因。 提示:生成的 Fe(OH)3聚集成大颗粒而沉淀下来。 3.胶体的性质———丁达尔效应 (1)实验探究 操作 在光束垂直的方向观察现象 原因分析 一条光亮的“通路” 胶体粒子对光有散射作用 无明显现象 溶液中粒子直径小于1__nm,对光散射作用极弱 (2)应用:区分胶体和溶液。 1.“晨光穿林间,轻雾现斑斓”。晨光穿透林间薄雾时,形成美丽光柱,薄雾属于( ) A.溶液 B.悬浊液 C.胶体 D.乳浊液 答案:C 解析:薄雾属于胶体,在晨光照射下,产生丁达尔效应,形成美丽的光柱,溶液与浊液无此性质,答案为C。 2.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为一种名为“钴酞菁”的分子(直径为1.3×10-9 m)恢复了磁性。“钴酞菁”分子结构和性质与人体内的血红素及植物体内的叶绿素非常相似。下列关于“钴酞菁”分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