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修辞立其诚,修文以立人 ———《修辞立其诚》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 在阅读中感受本文严谨、质朴的语言风格,感受张岱年先生说理的典雅与精准 思维发展与提升 从张岱年先生学者、哲学家的身份出发,从“治学”的角度,把握本文的核心观点(坚持唯物主义的治学方法、研究态度)和论证层次,从本文“哲学之真”“写作之真”“道德之真”三个维度思考“真”这个核心主题 审美鉴赏与创造 对日常习作中“不真实”的现象展开思考,养成“求真”“求实”的文风。 文化传承与理解 理解“修辞立其诚”的观点及其现实针对性,思考其对我们立身处世的启发意义,注重品德修养。 教学重难点 重点:把握本文的核心观点和层进式的论证结构 难点:理解本文观点的针对性,思考其对我们立身处世的启发意义 课程安排 环节 学习内容 备注 一、导入 在学习《修辞立其诚》这篇课文之前,我们先来阅读以下两个片段: ●片断一:(以“待人和善”为话题的开头) 盈盈月光,我掬一捧最清的;落落余晖,我拥一缕最暖的;灼灼红叶,我拾一片最热的;萋萋芳华,我摘一束最灿的;对待朋友,我选择最和善的方式。 ●片断二:一天,我患了重感冒,发烧至四十度,早饭后独自骑着自行车去医院看病。骑着骑着,正面开来一辆大卡车,眼看就要轧着一位拄着棍蹒跚着正要横穿马路的老大爷。” 就在这紧要关头,我的头脑里思想斗争很激烈。去救吧,要耽误自己看病,不救吧,眼看着悲剧就要发生。正在这时,雷锋、赖宁等英雄形象掠过我的脑海。我想,自己是新时代的中学生,更应为人民做好事。于是,我不管三七二十一,跳下车,用尽全力一推,老大爷得救了。这时的老大爷激动万分,热泪滚滚,握住我的手说:“娃啊,现在精神文明建设的春风吹遍了祖国的每个角落,社会上的好人好事像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你的行为是多么伟大,多么崇高啊,你就是一个光辉的典范。我为我们国家有你这样高尚的学生而感到无比自豪和骄傲。我代表人民感谢你。” 辞藻华丽,但内容空洞,只追求形式。第二篇,凭空编造,情节违情悖理,唱高调。 叶圣陶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否则就会陷入不切实际的唯技艺论。”《易传·文言》也说:“修辞立其诚。”什么意思呢?“修辞”就是修饰词句,是写作,“立其诚”就是写文章要实在,诚实,写真话,抒真情。由此看来,文章能打动人的第一要务就是要有真情实感,要采撷生活中足以令人感动的事,用朴实率真的文字加以表现。 本文的作者张岱年先生是著名的哲学家,这篇文章深刻地阐述了他的治学宗旨。张岱年治学贯彻一个“诚”字。20世纪30年代,他提出哲学家须有寻求客观真理之诚心。40年代,他把“求真之诚”作为哲学修养之基础,他晚年自号“渠山拙叟”,并以“直道而行”,示其一生立身之则。 本文写于1992年。当时,中国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然而人心浮躁,甚至一些学者文人也因生活所需,急功近利,言辞浮夸。有感于此,张岱年先生写了《修辞立其诚》一文,呼吁作文、为人都要“立其诚”。 二、自读 展示自读任务 1.运用批注方式自读全文:标出重要字词;画出表明作者观点的句子,概括每一段的概括文章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2.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尝试划分文章层次、理清论证思路。 同学们自主阅读时,一定要注意作者张岱年先生的身份,和他此时提出观点的针对性。 三、严谨的论述层次 层次一(1-5段) “立其诚”是学术宗旨,学术规范 第一段提出核心观点:“立其诚”是发言著论写文章的一个原则,即坚持真实性。 “立其诚”的三层含义,“名实一致”“言行一致”“表里一致”,由学术研究的高标和宗旨(言辞命题符合客观实际,揭示真理),逐层深入到研究者治学的基本要求———表达自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