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29235

专项11 古诗文阅读(诗歌内容)课件(共33张PPT)【中职专用】2025年对口招生二轮专项突破(湖南专用)

日期:2025-04-05 科目:语文 类型:课件 查看:76次 大小:10134206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专项,专用,突破,二轮,招生,对口
  • cover
(课件网) 专题11 古诗文阅读·鉴赏方法 考纲解读 一、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二、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写什么? 怎样写? 为何写? 主要从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感情三方面命题。 方法 抓标题 01 看作者 02 析注释 03 读正文 04 第一章 抓标题 抓标题 《长安秋望》 《春日登楼怀归》 《近试上张水部》 《征人怨》 《咏梅》 《送孟浩然之广陵》 《望庐山瀑布》 题李凝幽居 贾岛 闲居少邻并, 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 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 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 幽期不负言 。 对这首诗中语句的解说, 不恰当的一项是( ) B.“闲居”句中“少邻并” 的意思是说李凝自小就有邻居紧挨着作伴。 结合题目,谈谈这一项为什么不恰当。 “幽居” 是僻静的居处。 “少邻并” 是指“很少有邻居紧挨着作伴” 。 第二章 看作者 看作者 知人论世 时代不同,精神迥异 诗人不同,诗风各异 境遇不同,诗情有别 如介绍诗歌是作者被贬某地时所作, 则要考虑是否有怀才不遇、 报国思用等情感; 如介绍作者常年旅居外地, 则要考虑羁旅愁思、 思乡 怀人之情; 如介绍作者是南宋诗人(或朝代已灭亡) , 则要考虑收复失地之心…… (1) 通过作者来确定朝代, 了解朝代背景。 三曹(曹操、 曹丕、 曹植) 处于社会动荡之际,诗风苍凉雄健, 倡导建功立业! 盛唐边塞诗构成“盛唐精神” 的壮丽音节, 诗风表现出来的是豪迈勇敢、 一往无前! 中晚唐国势式微, 边塞诗中于是夹杂了 几许悲壮和凄怆, 边塞诗最能体现国运兴衰。 南宋沦亡半壁江山, 外临强敌内政颓靡, 诗坛和词苑交织着救亡御侮的悲怆呼号! 二是个体风格: 曹操诗豪放磅礴 渊明诗淡远闲静 昌龄诗雄壮豪迈 太白诗激越豪放 少陵诗沉郁顿挫 居易诗平易浅近 王维诗恬淡优美 商隐诗含蓄典雅 李煜词颓蘼伤感 晏殊词明朗疏淡 希文词苍凉悲壮 柳永词婉约缠绵 东坡词雄浑豪放 清照词委婉清新 稼轩词雄奇奔放 壮志难酬, 怀抱未展。 中年多病, 时光日迫。 国土沦丧,战事未宁。 结合作者的人生经历,根据中间两联,概括“愁”的原因。 第三章 析注释 析注释 2025/3/13 14 看序注 一般交代创作的年代、缘由、背景,多为整个作品奠定情感基调,有助于把握诗歌思想情感。 姜夔《扬州慢》序中说:“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小序对词作表达的昔盛今衰的感伤之情作了明确的概括。 苏轼《定风波》“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看淡人生风雨,旷达的形象跃然纸上。 注释分类 所暗示内容 介绍写作背景 暗示诗人的创作动机及本诗的思想内容 介绍相关诗句 暗示本诗的用典或意境 介绍作者 暗示本诗的写作风格,从中揣摩出本诗的感情基调 介绍别人评价 暗示本诗的艺术特色或本诗的思想内容 送子由使契丹 苏 轼 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月①,湖山应梦武林春②。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 ①清禁:皇宫。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 ②武林:杭州的别称。苏轼时知杭州。 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 暗示苏辙不要忘记国家 希望苏辙不要忘记亲人 表达了对苏辙的担心 第四章 读正文 诗歌 诗句表层含义 诗句隐含情感 诗句表现形式 读正文 题许道宁画[注] 陈与义 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 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 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 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 【注】〔许道宁〕北宋画家。 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