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30858

单元形成性评价(二)(第二单元) (学生版+解析版) 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统编版(2019)中外历史纲要(下)

日期:2025-05-12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5次 大小:6137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单元,历史,学年,纲要,中外,2019
    单元形成性评价(二)(第二单元) (75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在中世纪西欧,庄园主与具有一定权利和义务的农奴保持充分的接触,从而对生产过程有一些真实的了解。因此,体力劳动获得了一席地位,并受到尊重,这是古老的奴隶制文明所没有的。这种现象(  ) A.导致封建经济的瓦解 B.巩固了封君封臣制度 C.有助于生产技术进步 D.推动契约关系的形成 【解析】选C。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世纪西欧。题干说明了中世纪西欧庄园主对生产的重视,这是生产技术进步的重要条件,C正确;生产技术进步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而不是导致其瓦解,排除A;封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王权会得以加强,所以会推动封君封臣制度的瓦解,排除B;材料与契约关系的形成没有逻辑关系,排除D。 2.1289—1304年,在英国辛德雷克庄园中,农民之间的诉讼多因被告满足原告的诉求而在庄园法庭外解决,只有31%的诉讼最终通过庄园法庭裁决。庄园法庭在裁决农民之间纠纷时往往强调情理而非法律。据此可知,该庄园法庭(  ) A.以保护农民利益为宗旨 B.主要处理庄园主和农民的纠纷 C.重视维护庄园秩序稳定 D.依据大陆法裁决庄园经济诉讼 【解析】选C。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古时期的西欧。材料表明农民之间的诉讼多因被告满足原告的诉求而在庄园法庭外解决,并且庄园法庭在裁决农民之间纠纷时往往强调情理而非法律,可知庄园法庭在裁决农民之间的诉讼时往往强调情理而非法律,这有利于维护庄园秩序稳定,C正确;根据所学庄园法庭以维护庄园主的利益为宗旨,不是以保护农民利益为宗旨,排除A;材料体现的是农民之间的诉讼,所以得不出庄园法庭主要处理庄园主和农民的纠纷,排除B;材料不涉及庄园法庭的裁决依据,排除D。 3.(2024 南通高一检测)在中世纪的欧洲,如果附庸一方违背约定,领主可以抛弃附庸,同样,如果领主不履行诺言,附庸同样可以离弃领主,当时有一个专用词汇谓之“撤回忠诚”。这说明当时欧洲领主和附庸双方关系的特点是(  ) A.双向的权利与义务 B.相对的自由与平等 C.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D.属于行政管理关系 【解析】选A。根据材料“在中世纪的欧洲,如果附庸一方违背约定,领主可以抛弃附庸,同样,如果领主不履行诺言,附庸同样可以离弃领主,当时有一个专用词汇谓之‘撤回忠诚’”,可知,中世纪的欧洲,领主和附庸具有双向契约关系,即领主和附庸之间的权利与义务是双向的,故A正确;材料未体现“相对的自由与平等”,排除B;当时欧洲领主和附庸双方关系的纽带是封土,不是血缘关系,排除C;行政管理关系指的是运用国家权力对社会事务的一种管理活动,这与题意不符,排除D。 4.(2024·常州高一检测)1535年,英王亨利八世成立了检查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的皇家委员会。委员会迫使两所大学交出从前从教皇那里获得的特许状以及所有的“教皇契据”、大学地产和其他财产清单。这一做法(  ) A.使新教成为英国国教 B.加快大学世俗化进程 C.促进城市教育的兴起 D.使大学成为科研中心 【解析】选B。据材料“委员会迫使两所大学交出从前从教皇那里获得的特许状以及所有……”可知,英王通过设置皇家委员会,加强对大学的干预和监督,打击了宗教对大学的影响,强化了世俗王权,加快了大学世俗化进程,B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对大学的干预,无法得出英国国教的信息,也无法得出城市教育的相关信息,排除A、C两项;仅从材料,无法判定大学与科研之间的关系,排除D。 【补偿训练】 (2024·盐城高一检测)中世纪的大学也像城市那样完全实行自治,如果学校与市政当局发生矛盾,便会搬迁到其他地方继续办学,因而有流动特点。同时,教会的势力也逐步渗透到大学,使经院哲学逐渐成为大学的主导内容,有自由思想的教师被教会排斥。这一现象(  ) A.缓和了中世纪社会的各方矛盾 B.保证了大学持久健康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