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历史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2536527
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课后提升训练(含答案)——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
日期:2025-04-07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4次
大小:3098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张
必修
,
选择性
,
历史
,
高中
,
学年
,
2024-2025
第一单元 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基础巩固】 1.新石器时代晚期,黄河中游的彩陶风格影响了山东、江汉平原等地,江浙地区风格的陶器广泛出现在山东和湖北,长江中游风格的陶器出现在岭南地区。这些现象反映出( ) A.陶器是最主要的生产工具 B.中华文化在多元交汇中发展 C.统一多民族国家已经建立 D.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中心 2.帕森斯将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之间人类文明的发展称为“哲学的突破时期”。他注意到,较之其他几大文明,中国的“突破”显得最为温和。其实,百家争鸣固然是中国思想史上的全新时代,却也绝非简单的“突破”或“断裂”。材料强调百家争鸣( ) A.既根植于传统又融合创新 B.传统典籍数量有限制约思想发展 C.奠定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D.完成思想理论整合 3.1941年,毛泽东在延安干部会上所作的报告指出:“许多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者也是言必称希腊,对自己的祖宗,则对不住,忘记了。”1943年,中共中央强调:“中国共产党人是我们民族一切文化、思想、道德的最优秀传统的继承者。”这些认识( ) A.强调传统文化优于外来文化 B.彻底地解决了教条主义问题 C.推动了马列主义中国化进程 D.确立起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4.在孔子以前,“君子”专指贵族男子。而孔子赋予它新的意义,比如忠诚、守信、仁慈、坚定的品质。这表明孔子的思想( ) A.具有阶级色彩 B.追求标新立异 C.蕴含立德意识 D.体现有教无类 5.据《魏了翁全集》记载,在中国古代,“茶”最早写作“荼”,具有药的属性。到唐代陆羽、卢仝之后,遂易“荼”为“茶”,取“人在草木间”之意。这一变化蕴含了中国文化( ) A.自强不息的人生观 B.以和为贵的处世观 C.以人为本的价值观 D.天人合一的自然观 6.岳飞在《满江红》中写道:“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这表明岳飞( ) A.认为人应该树立起自己的尊严 B.强调人应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 C.深受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 D.非常推崇程朱倡导的修身养性 7.与中国古代思想学术的变革相似,在中国古代文学领域,不同风格体式竞相登场,正变、尊卑交错互动。雄浑豪迈的唐诗写到极致之后,转现出婉约蕴藉的宋词;宋词雅化到了一定程度,俗趣盎然的元曲悄然而兴……这些现象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本质属性是( ) A.多元一体 B.开放包容 C.守正创新 D.格物致知 8.20世纪70年代初期,汤因比就曾说:“中国人……几千年来,比世界上任何民族都成功地把几亿民众,从政治、文化上团结起来。他们显示出这种在政治、文化上统一的本领,具有无与伦比的成功经验。”汤因比在此强调了中华文化( ) A.起源的本土性 B.很强的包容性 C.持久的连续性 D.强大的凝聚性 【能力提升】 9.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的金斯太洞穴遗址,保存了旧石器时代中晚期至青铜时代的文化遗存。该遗址出土了大量的石制品、动物化石、陶片,以及少量的青铜残件和贝壳等。金斯太洞穴遗址反映了( ) A.中华文明具有独特文化基因 B.早期中华文明具有连续性 C.中华民族各族文化相互影响 D.早期中华文明具有多样性 10.儒家经典《大学》提出了“三纲八目”的理论。“三纲”就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认为入世后“明德”被掩,经过“大学之道”的教育,达到道德完善的境地。具体说,就是做到“八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家的这一理论( ) A.促使民本思想与君主权力结合 B.过分强调礼的自觉性 C.体现出道德修养与政治的融合 D.注重社会秩序的维护 11.清代学者往往重考据,尊崇汉儒而诋毁宋儒。但姚文田“独持议”,认为“三代以下,其道皆本孔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第14课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同步练(含解析) 高二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2025-04-03)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同步练(含答案) 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统编版(2019)中外历史纲要(下)(2025-04-03)
第15课 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同步练(含解析) 高二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2025-04-03)
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 同步练(含答案) 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统编版(2019)中外历史纲要(下)(2025-04-03)
浙江省温州市2025届高三下学3月二模试题 历史(含答案)(2025-04-03)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