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37321

第01讲文言文四步读文法剖析同步学案

日期:2025-04-1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35次 大小:548448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文言文,四步,文法,剖析,同步,学案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四步读文法助力文言文阅读 第01讲 文言文四步读文法剖析 第一步借助注释通读全文,圈出不懂的字词 了解大意 [例1] 耶律图鲁窘 耶律图鲁窘,宇阿鲁隐,勇而有谋略。太宗立晋之役,其父敌鲁古为五院夷离堇②,殁国于兵,帝即以其职授图鲁窘。尝屏左右与议大事,占对合上意。 从‘讨石重贵,杜重威拥十万余众拒滹沱桥,力战数日,不得进。帝日:“两军争渡里,人马疲矣,计安②出 ”诸将请缓师,为后图,帝然之。图鲁窘厉色进曰:“臣愚窃以为陛下乐于安逸,则谨守四境可也;既欲扩大疆宇,出师远攻,讵能无廑圣虑。若中路而正,适为贼利,则必陷南京,夷属邑。若此,则争战未巴,吾民无奠枕之期矣。且彼步我骑,何虑不克。”帝喜曰:“国强则其人贤,海巨则其鱼大。”于是塞其饷道⑧,数出师以牵挠其势,重威果降如言。以功获赐甚厚。明年春,卒军中。 (选自《辽史 列传第五》,有改动) [注释]①太宗:辽国皇帝耶律德光。立晋之役:辽太宗派遣部队协助后晋对抗后唐皇帝李从珂的反叛,随后册封石敬瑭为后晋皇帝。人物;战争的背景介绍。 ②夷离董:辽政权建立前为契丹各部军事首领。 ③殁:死,去世。重点实词 ④争渡:争夺渡桥。难词 ⑤讵:副词,岂,难道。难词 ⑥廑(qin):通“勤”,勤劳,殷勤。重点实词 ⑦奠枕:安枕,安定。难词 ⑧饷道:运军粮的道路。难词 分析:文言文注释可辅助学生理解文章,一般情况下,注释的角度比较宽泛,常见的为重点实词、难词、人物及背景介绍、官职名、地名、文中涉及的文学知识,以及部分长难句。如[例1]中注释①可看出文本背景是五代十国时期,③⑥为重点实词,④⑤⑦⑧为难词,从②④⑧可看出与战争有关。 第二步根据迁移方法推断词义 理解字词 [例2]文章见[例1] [1]从: (《曹刿论战》战则请从 课内迁移法) [2]安: (《陈涉世家》燕雀安知鸿鹊之志哉 课内迁移法) [3]图: (根据词典上的义项“考虑,计议”“对付,谋取”“预料,料想”推断 查阅词典法) [4]然: (根据前文“诸将请缓师,为后图”和后文“图鲁窘厉色进日”推断 语境推断法) [5]进: (进言 组词法) [6]止: (浅尝辄止 成语印证法) [7]已: (根据前文“争战未”和后文“吾民无奠枕之期”推断 语境推断法) [8]卒: (根据词典上的义项“士兵”“死”“尽,终”推断 查阅词典法) 方法点拨 方法一 课内迁移法 一般而言,课外文言语段中考查的重点实词,大部分都可以链接到课内。因此,作答实词解释题时,应联系课内学过的该实词的意思,如“[1]从”在教材中含“从”字的例句有“一狼仍从”“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七十而从心所欲”“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等,我们先回忆每个句子里“从”的意思,然后将学过的词义代人到具体的语境中,如果文意贯通,那就表明此义项合适。 方法二 查阅词典法 就是利用词典,根据词典里的义项判断词语的意思。此类方法一般有两种考查形式,一种是给出一个基本义项,据此推断加点词的意思;一种是给出所考查实词在《古代汉语词典(第2版)》中的多个义项,从中找出适合语境的一个。“[3]图”即是第二种考查方法。 方法三 语境推断法 即解释实词词义时,可联系上下文语境与文言文语段中的故事背景、人物关系及相关注释,结合句意推断实词的意思。如[例1“则争战未已,吾民无奠枕之期矣”一句中“吾民无奠枕之期矣”的意思是我们的百姓就没有安枕休息的日子了。由此可推断,“[7]已”译为“停止”。 方法四 组词法 解释词义时,可以联想自己熟悉的、常见的词语,将其在现代汉语中的意思代人原文句子,如符合语境,则为该实词的正确词义。“[5]进”就可以用这种方法。方法五成语印证法 方法五 成语印证法 解释实词词义时,不少成语源于文言文,因此很多成语中保留了词语的古义,可联系所学成语,将该实词在成语中的意思代人原文句子中,如“[6]止”相关的成语有“饮鸩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