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4课孙权劝学练习题(含答案) 积累与运用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卿( ) 为博士邪( ) 才略( ) 即更刮目相待( ) 肃遂拜孟母( ) 涉猎( )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但当涉猎 (2)见往事耳 (3)自以为大有所益 (4)及鲁肃过寻阳 (5)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6)卿今者才略 3.指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义和今义。 (1)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古义:_____ 今义:_____ (2) 见往事耳 古义:_____ 今义:_____ 4.下列各句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 A. 卿/ 今/ 当涂掌事,不可/ 不学 B. 蒙辞/ 以军中多务 C. 非复/ 吴下阿蒙 D. 肃/ 遂拜蒙母,结友/ 而别 5. 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 A.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B.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C. 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D.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6.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 A.蒙辞以军中多务/以子之矛陷子之盾 B.蒙乃始就学/去后乃至 C.结友而别/学而时习之 D.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可以为师矣 7.下列句子中,没有人称代词的一项是( ) A.卿今当涂掌事 B.孤常读书 C.蒙辞以军中多务 D.自以为大有所益 8. 下列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文章中,孙权对吕蒙是认真相劝,而鲁肃与吕蒙的对话则有调侃的意味。 B. “刮目相待”指用新的眼光来看待;“吴下阿蒙”泛指学识浅陋的人。这两个成语均出自本文。 C. 本文通过写鲁肃与吕蒙的对话,表明在孙权的劝说下吕蒙“就学”的结果,从正面表现了吕蒙学有所成。 D. 本文注重以对话表现人物。对话言简意丰,生动传神,富有情味,仅寥寥数语,就使人感受到三个人物说话时各自的口吻、神态和心理。 9.名句默写。 (1)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 。 (2)卿今者才略, ! (3)《孙权劝学》中的名句“ , ”,用来指一个人在短时间内取得很大进步,令人改变对他的看法。 (4)《孙权劝学》中,孙权首先一语破的,向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的语句是: , ! 10、爱国,是古诗文中常见的主题。小语同学对爱国古诗文名句进行了摘录。请阅读她摘录的内容,完成练习。 爱国古诗文名句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陆游《示儿》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 苟利社稷,死生以之。 ———《资治通鉴》 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顾炎武《日知录》 (1)请你写出连续的两句爱国古诗来丰富小语摘录的内容。 (2)小语和同学们交流这些爱国古诗文名句时,有的同学不太理解某些词的意思,请你运用所学知识,来为他们解释一下吧! 爱国古诗文名句 联系所学 我的释义 但悲不见九州同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孙权劝学》 ①但:_____ 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②耳:_____ 班级中,小强同学阅读完小语同学摘录的内容后,认为摘录爱国古诗文名句是为了学习,至于爱国,那是长大后才可能付诸实践的事,现在谈爱国为时尚早。请你写一段话劝说小强同学转变观念。 阅读理解 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卿今当涂掌事 (2)蒙辞以军中多务 (3)非复吴下阿蒙 (4)即更刮目相待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13、本文运用了什么手法来表现吕蒙的学习成果?请联系文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