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清/明/假/期/至/安/全/要/牢/记 主讲人:xxx 学校:XXX学校 ———202X年XXX学清明节主题班会课——— 目 录 清明节的来历 清明假期安全须知 清明节的习俗 劳逸结合不忘学习 03 04 05 02 清明节放假通知 01 清明节放假通知 第一章 清明节放假通知 202X年4月4日(周五)放假,共1天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27 28 29 30 31 08 09 01 02 03 04 05 06 07 清明节放假通知 返校要求 内宿同学周日晚正常返校休息,外宿同学周一上午正常返校参加升旗仪式; 如出现流感类似症状,应在家休息,提前电话联系班主任,不要直接前往学校上课以免传染给其他同学。 如遇特殊情况不能正常返校,需提前请假。 清明节的来历 第二章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在每年4月4日至6日之间,是祭祀、祭祖和扫墓的节日 。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 。清明节与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清明节的起源 除了中国,世界上还有一些国家和地区也过清明节,如越南、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 清明节的起源 古代时期,清明节只是一个提醒农民进行春耕春种的节气。清明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寒食节。据《史记》记载,寒食节起源于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流亡时,跟随他的忠臣介子推为了让重耳活下来,舍身投火。后来,重耳为了纪念介子推,规定每年的这一天禁火,人们只能吃冷食。随着时间的推移,寒食节逐渐演变成了清明节,成为了一个祭祖、扫墓的重要日子。 清明节的习俗 第三章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放风筝、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踢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寒食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清明节,民间忌使针,忌洗衣,大部分地区妇女忌行路。傍晚以前,要在大门前洒一条灰线,据说可以阻止鬼魂进宅。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离死别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清明节的习俗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 汉族及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的仁人志士和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用青春、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为了更好的继承和发扬这一名族传统,2008年正式将清明节确定为我国的法定假日。清明扫墓不光是纪念自己的祖先,清明节祭扫烈士墓和革命先烈纪念碑,已成为我们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一种形式了。 祭祖、缅怀先烈 踏青春游 清明期间是春意盎然的时节,万物萌动之时,迎春郊游于野外早就已成为风俗。踏青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踏青这种节令性的民俗活动,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源泉是远古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清明时节,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人们乃因利趁便,扫墓之余亦一家老少在山乡野间游乐一番。 古人相信若某人生病可将其病况写或画于扎制的风筝上,用线系着风筝在空中放飞,让它飞至高空就拉线剪断,疾病灾难便会随着风筝一起飞走。后来,风筝亦逐渐发展成广为流行的郊游娱乐活动。 放风筝 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