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发酵工程的培养基———高二生物学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同步课时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培养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诱导愈伤组织的培养基中需添加有机小分子 B.在含有纤维素的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可作为筛选纤维素分解菌的选择培养基 C.分离自生固氮菌的无氮源培养基,在灭菌前应将pH调整为中性或弱碱性 D.动物细胞培养基中常加入血清,为动物细胞增殖提供特殊营养物质 2.微生物的培养,需配制培养基,以下叙述合理的是( ) A.培养基的成分都含有碳源、氮源、水、无机盐 B.因成分不同,培养基分为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 C.培养基中的氮源,能提供N元素,但不能作为能源物质 D.筛选自养型微生物时,培养基中不需要加碳源 3.如表是微生物培养基的成分。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编号 ① ② ③ ④ ⑤ 成分 (NH4)2SO4 KH2PO4 FeSO4 CaCl2 H2O 含量/g 0.4 4.0 0.5 0.5 100mL A.此培养基可用来培养自养型微生物 B.此表中的营养成分共有三类,即水、无机盐、氮源 C.若除去①,此培养基可培养硝化细菌 D.培养基中若加入氨基酸,则它可充当碳源、氮源 4.某种细菌菌株需要亮氨酸才能生长,但此菌株对链霉素敏感。实验者用诱变剂处理此菌株,想筛选出表格中细菌菌株类型,则配制相应选择培养基类型正确的是( ) 选项 筛选出不需要亮氨酸的菌株 筛选出抗链霉素的菌株 筛选出不需要亮氨酸且抗链霉素的菌株 A L+ S+ L- S- L+ S- B L- S- L+ S+ L- S+ C L- S+ L+ S+ L- S- D L+ S- L- S- L+ S+ 注:L代表亮氨酸,S代表链霉素;“+”代表加入,“-”代表不加入 A.A B.B C.C D.D 5.甲、乙、丙是三种微生物,下表I、Ⅱ、Ⅲ是用来培养微生物的三种培养基。甲、乙、丙都能在Ⅲ中正常生长繁殖;甲能在I中正常生长繁殖,而乙和丙都不能;乙能在Ⅱ中正常生长繁殖,甲、丙都不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粉状硫 10g K2HPO4 4g FeSO4 0.5g 蔗糖 10g (NH4)2SO4 0.4g H2O 100ml MgSO4 0.25g CaCl2 0.5g Ⅰ + + + + - + + + Ⅱ + + + - + + + + Ⅲ + + + + + + + + A.甲、乙、丙都是异养微生物 B.甲、乙都是自养微生物、丙是异养微生物 C.甲是异养微生物、乙是固氮微生物、丙是自养微生物 D.甲是固氮微生物、乙是自养微生物、丙是异养微生物 6.下列关于微生物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微生物在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用显微镜观察,可见到形成的菌落 B.NH3可以作为硝化细菌的氮源和能源物质 C.固体培养基中加入的琼脂能提供额外的碳源和氮源 D.某些细菌生长过程中需要额外补充营养物质,比如培养酵母菌时,要添加维生素 7.下表是某公司研发的一种培养大肠杆菌菌群的培养基配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成分 蛋白胨 乳糖 蔗糖 KHPO4 指示剂 琼脂 含量(g) 10.0 5.0 5.0 2.0 0.2 12.0 将上述物质溶解后,用蒸馏水定容到1000mL A.根据物理性质划分,该培养基属于液体培养基 B.蛋白胨可为目标微生物提供氮源 C.根据用途划分,该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 D.该培养基的制备流程为灭菌→加入琼脂→倒平板 8.下表为培养某种微生物的培养基配方,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成分 NaNO3 K2HPO4 KCl MgSO4 7H2O FeSO4 (CH2O) H2O 青霉素(可杀死细菌) 含量 3g 1g 0.5g 0.5g 0.01g 30g 1L 0.1万单位 A.依物理性质划分,该培养基属于液体培养基 B.由培养基的原料可知,所培养微生物的同化作用类型是异养型,培养的微生物可以是酵母菌 C.若用该培养基培养筛选能分解纤维素的细菌,则应除去(CH2O),再添加纤维素作为唯一碳源 D.培养基中的唯一碳源是(CH2O),唯一氮源是NaNO3 9.下表是某同学配制的一种培养基的配方,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成分 蛋白胨 乳糖 K2HPO4 伊红 琼脂 含量/g 10 5.0 2.0 0.4 12.0 A.若用该培养基筛选土壤中的尿素分解菌,应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