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 第1课时 山环水绕 沃野千里 山环水绕 沃野千里 1.下图“林海雪原”描述的是我国北方的( ) A.华北平原 B.黄淮地区 C.黄土高原 D.东北三省 读图,回答2~4题: 2.我国东北地区包括3个省级行政区域,它们的简称分别是( ) A.黑、吉、内蒙古 B.黑、吉、辽 C.黑、内蒙古、冀 D.京、津、冀 3.与东北三省西面接壤的省级行政区域是 ( ) A.河北省 B.内蒙古自治区 C.天津市 D.山东省 4.关于我国东北三省地形分布大势的描述,最为准确的是( ) A.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B.支离破碎,水乡处处 C.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D.黄土遍地,沟壑纵横 东北三省的气候 读下图,回答5~7题: 哈尔滨(某年年降水量523.3毫米) 5.下列可以较为准确地概括该地区气候特征的词语是( ) A.高寒 B.干旱 C.暖湿 D.冷湿 6.以哈尔滨的气候资料为例,总结该地区的气候特点是( ) A.冬季温暖短促,夏季炎热漫长 B.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 C.终年寒冷干燥 D.终年高温多雨 7.关于该地区气候特征形成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纬度较高 ②降水量少 ③邻近冬季风源地 ④地势高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8.东北三省是一片极具潜力的富饶之地。读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气候冷湿,蒸发微弱 ②年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③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在8 ℃以上 ④河流有结冰期 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2024烟台节选)2024年元旦前后,哈尔滨冰雪旅游火出圈,带动了周边更多城市和景区都火起来。春节期间,烟台的小明随家人也到东北地区享受了一场冰雪盛宴。结合哈尔滨气候资料图(图1),回答9~10题: 图1 图2 9.小明一家游览了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图2)。哈尔滨打造冰雪文化景观的自然条件优势有( ) ①地形崎岖多山地,冰雕造型丰富 ②冬季寒冷而漫长,展览时间长 ③冬季多降雪,方便就地取材 ④河流较多,原材料丰富廉价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0.旅行中,小明在长白山区拍摄了一张当地传统民居“地窨(yìn)子”的照片(如下图)。据悉,“地窨子”以前是当地渔猎民族冬季的居所,一般靠山临水而建,属于地穴或半地穴建筑。结合图片推测“地窨子”( ) ①通常位于山地北坡 ②一般南向开门,北向有窗 ③以木材为主要建筑材料 ④有利于防寒保暖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 (1)有人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来形容东北三省的山河分布特征,“山环”中的“山”指图1中的A 山脉、B (山脉)、C (山脉),“沃野”指图1中的D 平原。 (2)从图2看,东北三省河流封冻日数的分布规律是 ,其主要原因是 。 (3)图2中,甲地河流封冻日数超过 天,这里河流封冻期长的主要原因是① ,② ,③ 。 12.“青山不墨千秋画,绿水无弦万古琴。”为了青山常在,东北甲林场积极探索“从伐木取材到生态建设的转型”之路。下图示意甲林场所在省级行政区域的气温、降水和地形分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省级行政区域是 。甲林场的土地利用类型以 为主。 (2)“青山不墨”在此形容该地区青翠的山岭不是笔墨丹青画出来的,而是森林为其着墨。从资源可否再生和可否更新角度看,森林属于 资源。 (3)森林具有调节气候、 等生态环境效益。 (4)甲林场所在地的气候类型是 ,夏季温暖,年降水量较 ,有利于森林生长;年平均气温 ,树木生长速度慢,成材时间长。 (5)为了“青山不墨千秋画”,甲林场加强生态建设。开发冰雪旅游是甲林场转型的举措之一,从气候、地形角度简要分析甲林场发展冰雪旅游的优势。第2课时 从“北大荒”到“北大仓” 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从“北大荒”到“北大仓” 1.在春秋季节,东北三省经常受到哪种自然灾害的影响 ( B ) A.干旱 B.寒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