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 严重的水土流失 水土保持 严重的水土流失 1.引起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气候原因是( ) A.气候干旱,黄土土质疏松 B.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流水侵蚀严重 C.千沟万壑 D.人们不合理地利用土地 2.小明的家乡位于我国黄土高原地区的革命圣地———陕西省延安市,下列关于黄土高原地表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冰川广布,雪峰连绵 B.地形平坦,一望无际 C.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D.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3.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 A.地表裸露 B.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C.黄土质地疏松 D.人们开垦、采矿、修路等不合理的活动 4.对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使农作物产量下降 B.下游河床抬升、水库淤积,易产生洪涝灾害 C.破坏农田和村庄 D.地震、台风加剧,生态环境恶化 水土保持 5.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生物措施是( ) A.修建水库 B.修建梯田 C.植树种草 D.打坝淤地 6.人们在黄土高原植树种草的主要目的是 ( ) ①固定表层土壤 ②减轻暴雨冲刷 ③降低噪声 ④减弱风速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7.下图为黄土高原坡面生态建设图,图中①②③三地的生态建设活动,合理的是( ) A.①修筑挡土坝 ②修筑梯田 ③种植优质牧草 B.①植树造林 ②种植小麦 ③修筑挡土坝 C.①开挖鱼塘 ②打坝淤地 ③种植山杏 D.①修筑梯田 ②退耕还林、还草 ③修筑挡土坝 8.针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问题,应采取的治理措施是( ) ①植树种草,增加植被覆盖率 ②合理安排生产活动,退耕还林、还草 ③杜绝放牧,禁止发展畜牧业 ④整修梯田,修筑挡土坝等工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9.(泰安中考)黄土高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但生态环境脆弱,人地矛盾尖锐。读黄土高原土地利用示意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地区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毁林开荒是其主要的人为原因之一 B.暴雨加剧了黄土高原的土质疏松 C.为减少河流泥沙,可在图中陡坡地带修建梯田 D.为更好地利用土地,可在图中缓坡地带修建厂房,大力发展工业 地坑院是黄土高原上的特色民居。某节目以空中视角立体化展示了这个“地平线下古村落,民居史上活化石”的全貌。图1为某地坑院村落景观图,图2为黄土高原某地貌地形示意图。读图,回答10~11题: 图1 图2 10.如图2,最适合建造地坑院村落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1.关于对图2地区的治理措施描述,正确的是 ( ) A.甲地区打坝淤地,修建小型水库 B.乙地区修筑梯田,发展种植业 C.丙地区为沟谷地区,修建基本农田 D.丁地区平整土地,修建基本农田 (2024南充)为了探究我国黄土高原某区域水土流失问题,潘博士组织学校地理兴趣小组设计了“探究各要素在不同情况下对水土流失的影响”的探究实验(下图)。据此回答12~13题: 12.关于该实验结论,不恰当的是( ) A.地表坡度越小越有利于保持水土 B.土壤黏性越大越有利于保持水土 C.降水强度越大越有利于保持水土 D.植被覆盖率越大越有利于保持水土 13.结合实验结论,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最有效可行的措施是( ) A.削山填沟,降低地表坡度 B.植树种草,提高植被覆盖率 C.提高科技水平,减小降水强度 D.加大资金投入,硬化裸露地表 14.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延安的蜕变 历史上,延安市沟壑纵横,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经过几十年的综合治理,生态恢复加快,黄土地变成了“绿水青山”,变成了一座座“金山银山”。这片民俗独特的革命老区变成了宜居、宜业、宜游,欣欣向荣、赏心悦目的生态“大公园”。 材料二 延安的位置和生态治理示意图。 黄土高原生态建设示意图 黄土高原逐月降水量分配图 (1)延安市位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