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42118

7.2 “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 分层练(学生版+教师版)2024-2025学年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日期:2025-03-31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7次 大小:99277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八年级,人教,地理,学年,2024-2025,教师
    第二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                江海交汇之地 1.长江三角洲地区被称为“鱼米之乡”,以下关于其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C ) A.地势低平,是我国重要的稻米产区 B.河湖密布,是我国重要的淡水鱼产区 C.临近海洋,海水鱼产量大 D.淡水鱼种类繁多,水稻产量大 2.长江三角洲地区号称“江海交汇之地”,这里的“江”和“海”分别是( B ) A.珠江、南海、东海 B.长江、黄海、东海 C.松花江、渤海、黄海 D.长江、东海、渤海 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读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局部示意图,回答3~4题: 3.图中A是我国最大的城市( A ) A.上海 B.北京 C.广州 D.苏州 4.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为我国最大的城市群,其形成和发展的便利条件有( D ) ①平原广阔,气候适宜 ②经济发展快,科技力量雄厚 ③矿产资源丰富,乡镇企业发展快 ④国家政策支持及上海的辐射带动作用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水乡的文化特色与旅游 5.(2024新疆)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业发达。下列旅游景点位于长江三角洲的是( C ) A.故宫 B.布达拉宫 C.西湖 D.天山天池 6.长江三角洲地区有独具特色的文化,适合在长江三角洲推出的旅游产品是( B ) ①丝绸文化 ②茶香文化 ③雪乡探幽 ④水乡风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4衡阳模拟)推动长江三角洲一体化发展,增强长江三角洲地区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提高经济集聚度、区域连接性和政策协同效率,对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意义重大。据此回答7~8题: 7.关于长江三角洲的叙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 ①位于长江下游地区,主要由长江冲积而成 ②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是著名的“鱼米之乡” ③该区域是我国城市分布密集、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 ④该区域气候湿热,旅游资源欠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8.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主要得益于( D ) ①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②农业的发展 ③通信技术的发展 ④科技力量的迅猛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9.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优越,河湖众多,被称为“鱼米之乡”,同时也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城市最密集的地区,旅游资源丰富。 材料二 长江三角洲地区局部铁路交通示意图(图1)、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示意图(图2)和甲城市某年气候资料图(图3)。 图1 图2 图3 (1)长江为长江三角洲地区农业提供了灌溉 水源 ,同时为对外联系提供了便利的 水路 交通。 (2)图1中甲 上海 (城市名称)的气候类型为 亚热带季风 气候,气候特征是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 (3)说说长江三角洲地区成为“鱼米之乡”的自然条件。 参考答案:地形以平原为主,水热充足,是我国重要的稻米产区;河湖众多,是我国重要的淡水鱼产区。 10.城市群是城市的集聚体,能够产生“1+1>2”的“城市群经济”效应。中心城市对城市群的高质量发展具有引领和带动作用,某同学对此很感兴趣,查阅了很多资料进行探究。图1为我国五大城市群分布示意图,图2为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图3为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局部示意图。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探究一 我国五大城市群的分布特点 图1 图2 (1)从区位特征来看,图示五大城市群大部分所处的地形类型为 平原 。①③④⑤城市群年降水量主要在 800 毫米以上,土地利用类型以 耕地 为主。 (2)从分布位置来看,五大城市群在分布上,呈现出沿海、沿 江或河 分布的特点。 探究二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发展 材料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吸纳外来人口最多的区域之一。 (3)图3中甲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其所在的省级行政区域是 沪 (填简称)。按照因地制宜原则,莲藕、椰子、竹笋这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