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A 2024年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统一考试 语文 本试卷共8页,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馈赠/溃败 惩罚/星辰 经纶/羽扇纶巾 B. 诫勉/机械 觊觎/阿谀 薄饼/薄利多销 C. 蓦然/招募 吝啬/萧瑟 拓本/开疆拓土 D. 伺候/饲养 肺腑/诽谤 圈养/可圈可点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宵禁 立竿见影 英雄辈出 不假思索 B. 凑合 变本加砺 幕天席地 破涕为笑 C. 国萃 汗流浃背 调虎离山 至理名言 D. 喝彩 出奇不意 漫不经心 一诺千金 3.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人本来是自然的一分子,需要与自然和谐相处,并从自然———鸟、花、树等人类的朋友那里获得精神上的慰藉和启示。 B. 赵昌平是中国诗会的知名专家,著有《唐诗三百首全解》《孟子:匡世的真言》《赵昌平自选集》等著作。 C. 谈到自己的文学创作,余光中先生自谓:“右手为诗,左手为文”,还说诗歌是他文学的“轻工业”,散文是“重工业”。 D. 为什么称他为著名作家?因为他写出了产生巨大影响的作品。为什么又认为他是伟大作家?因为他写出了能够影响全人类的伟大作品。 4.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在项目验收会议上,与会专家一致认为,研究团队作出的结论还不完善,有些观点值得_____。 ②他并不赞同激进主义的做法,因为无论多么热烈和激进,都无法迅速地_____传统文化中长期积累的弊端。 ③侵略者的轰炸_____没有起到威胁的效果,_____使各族人民团结起来,奋勇反抗。 A. 商榷 消除 不仅/反而 B. 商量 消除 不仅/而且 C 商榷 消灭 不仅/反而 D. 商量 消灭 不仅/而且 5.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春节期间,大量外来务工人员返乡,一些大城市万人空巷:马路空荡、行人稀疏、商铺紧锁…… B. 近百年米,人民军队从星星之火到燎原胜势,从筚路蓝缕到强军兴军,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彪炳史册的英雄。 C. 经过前期的学习实践,他对这门技术的运用已驾轻就熟,即使在复杂的环境中,也能应用自如。 D. 适当运用文言词语,可以使语言既简洁鲜明,又古朴典雅,但如果使用不当,反而会贻笑大方。 6.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在我国,无论是公共图书馆还是高校图书馆,多年前已在不经意间将其业务术语中的服务对象由“读者”替换成了“用户”。 ②“读者”的衰微与“用户”的兴起,是数字媒体时代接受主体的一个深刻变化。 ③移动互联网时代加速的媒体融合,更使人们觉得,文献信息的世界已非一个“读”字了得。 ④这种替换看上去是源自馆藏文献品种的多元化。 ⑤这一变化的信息在最直接面对“读者”的图书馆事业中有着更明晰的提示。 ⑥比如,在图书馆检索页面输入“红楼梦”一词,所得结果中,除文字文本外,还有图片、视频、音频等,它们的点击量不少于文字文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