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密★启用前 2024年内蒙古自治区高等职业院校 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单独考试 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满分150分。 2.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4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汛期来了,原本瘦削的河流开始变得(丰沛/丰满)起来,澎湃起来,欢快起来。水的到来使得那些干涸的奄奄一息的河流骤然有了活力,有了汹涌的力量;河流就像由一个赢弱的少年突然(变成/长成)一位健壮的汉子,而且是一位不修边幅的莽撞汉子,带着(狂放不羁/放荡不羁)的野性横冲直撞。 这种成长的过程是短暂的,几场大雨就能改变河流的模样。 1. 下列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瘦削(xiāo) B. 骤然(zhòu) C. 短暂(zhàn) D. 模样(mó) 2. 下列词语的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 A. 汛期 健壮 赢弱 B. 澎湃 汹涌 奄奄一息 C. 莽撞 干涸 不修边幅 D. 骤然 瘦削 横冲直撞 3. 文段括号中的词语,与文义最贴切的一项是( ) A. 丰沛 变成 放荡不羁 B. 丰满 变成 狂放不羁 C. 丰满 长成 狂放不羁 D. 丰沛 长成 放荡不羁 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日月的轮转,四季的变迁,千百年来始终遵循着自然规律周而复始,绵延生息。 陆游诗云:“花如解语应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贾思勰在齐民要术里指出杏花开了传语农民赶快耕土桃花开了_暗示农民赶快种谷子_春末夏初布谷鸟来了,农民便知“割麦插禾”…… 可见,先人萃天地之清气,从花香鸟语中读懂大自然的语言,吟诗著书,传示后人。 经过一个寒冬以后,人们希望春天的到来。那么,春天来临的标志是什么呢? 李白诗:“东风已绿瀛洲草,紫殿红楼觉春好。”王安石晚年诗云:“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之涣《出塞》绝句有“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毛泽东在《七律二首·送瘟神》诗中则写道“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这些诗句的描述,极尽了盎然的春意。 4. 文段中加点字词注音、释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变迁(qiān):迁移。 B. 萃(cuī):聚集。 C. 羌(qīng)笛:少数民族单管乐器,多以竹制,横着吹。 D. 盎(àng)然:指气氛、趣味等洋溢的样子。 5. 文段中画线的句子,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贾思勰在《齐民要术》里指出,杏花开了,传语农民赶快耕土;桃花开了,暗示农民赶快种谷子。 B. 贾思勰在“齐民要术”里指出:杏花开了,传语农民赶快耕土;桃花开了,暗示农民赶快种谷子。 C. 贾思勰在“齐民要术”里指出:“杏花开了,传语农民赶快耕土;桃花开了,暗示农民赶快种谷子。” D. 贾思勰在《齐民要术》里指出,“杏花开了,传语农民赶快耕土;桃花开了,暗示农民赶快种谷子。” 6. 下列选项与文段中“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 B. 这是心的呼唤,这是爱的奉献,这是人间的春风,这是生命的源泉。 C. 一盏离愁,孤单伫立在窗口。 D. 党啊党啊……你就像妈妈一样把我培养大。 7. 文段中提及的人物,按其生活年代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A. 王之涣 贾思勰 陆游 毛泽东 B. 贾思勰 李白 王安石 毛泽东 C. 陆游 李白 王之涣 贾思勰 D. 王之涣 贾思勰 王安石 陆游 语言的运用力求规范、简明、连贯、得体,没有语病。依据这一基本要求完成小题。 8. 对下面句中画线部分的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 从资料看,甲骨文是商代晚期才出现的,而商代早期、中期的青铜器上已有少量铭文。对于文字本身来说,汉代学者总结的“六书”的方法在甲骨文已出现,已经说明它是成熟的文字。 A. 对于文字本身,汉代学者总结的“六书”的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