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44482

【新版课标】花城版音乐三年级下册第5课《送别》课件+素材

日期:2025-04-25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素材 查看:36次 大小:9962507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课件,送别,5课,下册,新版,三年级
    目 录 本课目标 新知导入 新知讲解 课堂展示 课堂拓展 课堂总结 教学目标 (一)审美感知 了解学堂乐歌的有关常识和李叔同的生平事迹。 (二)艺术表现 学会用恰当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三)创意实践 能用肢体语言和乐器简单等多种形式表现音乐。 (四)文化理解 通过学习歌曲,懂得珍惜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谊。 新知导入 同学们,校园歌曲你们听过吗? 台湾歌手罗大佑的《童年》你们一定听过,这 首校园歌曲给我们的学校生活增添了很多美好的 回忆。 你们知道什么是“学堂乐歌”吗? 学堂乐歌简介 学堂乐歌,指20世纪初期中国各地新式学校中音乐课程中大量传唱的一些原创歌曲。这些歌 曲多以简谱记谱,曲调来自日本以及欧洲、美国,由中国人以中文重新填词。简单来说,就是运 用外国的曲子,填上中国的词(选曲填词)。学堂乐歌的代表人物有沈心工、李叔同等人,代表作 有《送别》《春游》等。 歌曲 新知讲解 你们熟悉作曲家李叔同吗? 作曲家简介 李叔同,学堂乐歌作者,音乐、美育教育家,早期话剧活动家。他自幼博学多才,擅 文学、长戏剧、精绘画、工书法,是中国传统艺术的集大成者,也是第一个向中国传播西方 音乐的先驱者。 聆听乐曲 1.感受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2.你想象到了怎样的画面? 00:01 00:16 作品解析 《送别》是李叔同于1914年创作的一首经典歌曲,表达了对好友许幻园离别的深情 哀伤与美好祝福。歌词以长短句结构写成,语言精练且真挚,描绘了长亭、古道、夕阳、 笛声等晚景,营造出一种寂静冷落的气氛,深刻表达了词人面对好友离别的哀伤与祝福。 下面我们跟着音乐朗诵歌词 歌曲是单三部曲式结构(ABA)使得音乐起伏平缓与激动情绪相互交织,第一、三段 音乐起伏平缓,描绘晚景,衬托出寂静冷落的气氛;第一乐段由四个乐句组成。 下面我们跟琴学唱第一乐句,请同学们跟琴演唱简谱 下面我们跟琴学唱第二乐句,请同学们跟琴演唱简谱 下面我们跟琴学唱第三乐句,请同学们跟琴演唱简谱 注意里面的附点节奏的演唱, 请再次演唱 下面我们跟琴学唱第四乐句,请同学们跟琴演唱简谱 注意里面的附点节奏的演唱, 请再次演唱 完整跟琴演唱第一乐段。 聆听第二乐段 1.听听这个乐段和第一乐段有什么区别? 2.旋律有什么特点? 00:01 00:16 第二乐段是副歌,第二段情绪变为激动,似为深沉的感叹,恰当地 表现了告别友人的离愁别绪。这种结构为歌曲表达情感提供了细腻丰富 的音乐基础。 第二乐段由四个乐句组成,下面请同学们跟琴演唱简谱 下面我们跟琴学唱第二乐句,请同学们跟琴演唱简谱 下面我们跟琴学唱第三乐句,请同学们跟琴演唱简谱 注意里面的附点节奏的演唱, 请再次演唱 下面我们跟琴学唱第四乐句,请同学们跟琴演唱简谱 注意里面的附点节奏的演唱, 请再次演唱 完整跟琴演唱第二乐段。 请同学们聆听第三乐段,听听这个乐段大家熟悉吗? 第三乐段是第一乐段的重复,下 面跟琴填词演唱 00:01 00:16 边唱边随歌声的起伏用手划出线条 课堂展示 下面请同学上台用声势动作 和律动的方法表现歌曲 课堂拓展 下面我们欣赏视频 通过欣赏,你有什么感受 和想法? 课堂达标 1.歌曲《送别》是一首 乐歌。 2.歌曲《送别》的曲式结构是 。 答案:1.学堂 2.单三部曲式 课堂总结 《送别》 1=C 4/4 中速 深情地 感谢您观看与支持 攻坚克难赢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课件网) 目录 本课目标 新知导入 新知讲解 课堂展示 课堂拓展 课堂总结 (一)审美感知 了解学堂乐歌的有关常识和李叔同的生平事迹。 (二)艺术表现 学会用恰当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三)创意实践 能用肢体语言和乐器简单等多种形式表现音乐。 (四)文化理解 通过学习歌曲,懂得珍惜人与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