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的比较 1.能综合运用电离平衡和水解平衡原理,判断溶液中粒子浓度大小关系。 2.掌握电荷守恒、物料守恒、质子守恒的书写方法和规律。 习 学 目 标 在成都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NaClO被用于游泳池的消毒。通过分析NaCIO在溶液中的电离情况,我们可以知道,NaCIO溶液中含有H2O、H+、OH-、Na+、ClO-、HClO等粒子,那么这些粒子浓度之间是否存在大小关系或者等式关系了? 情 境 导 入 1、电荷守恒 电解质溶液中,无论存在多少种离子,溶液都是呈电中性,即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总数与阴离子所带的电荷总数相等 实例解题思路 以Na2S溶液为例 ①写出电解质电离和水解全过程 电离:Na2S=2Na++S2- 水解:S2-+H2O HS-+OH- HS-+H2O H2S+OH- 水的电离:H2O H++OH- ②根据①找出溶液中所有的阴、阳离子 Na+、H+、S2-、HS-、OH- ③阴、阳离子浓度乘以自身所带的电荷数建立等式 1×c(Na+)+1×c(H+)=2×c(S2-)+1×c(HS-)+1×c(OH-) 化简得:c(Na+)+c(H+)=2c(S2-)+c(HS-)+c(OH-) 知识点一 溶液中粒子的“三大守恒” 1.写出CH3COONa、NaHCO3溶液中的电荷守恒式。 c(Na+)+c(H+)= c(CH3COO-) + c(OH-) CH3COONa溶液中: NaHCO3溶液中 : c(Na+) + c(H+) = c(OH-) + c(HCO3-)+2c(CO32-) 注意:①准确判断溶液中的离子的种类; ②注意每个粒子所带的电荷数,即Rn+的电荷浓度为nc(Rn+)。 练一练 知识点一 溶液中粒子的“三大守恒” 2、物料守恒(也叫原子守恒,质量守恒) 在电解质溶液中,由于某些离子发生水解或电离,离子的存在形式发生了变化,变成了其它离子或分子,使离子的种类增多,但却不能使离子或分子中某种特定元素的原子的数目发生变化,其质量在反应前后是守恒的,始终遵循原子守恒 实例解题思路 以Na2S溶液为例 ①分析溶质中的特定元素的原子或原子团间的定量关系(特定元素除H、O元素外) 从等式中找关系 ,即n(Na+)=2n(S2-),S2-在水中部分会水解成HS-、H2S,共三种含硫元素的存在形式(S2-、HS-、H2S) ②找出特征元素在水溶液中的所有存在形式 c(Na+)=2c(S2-)+2c(HS-)+2c(H2S) 知识点一 溶液中粒子的“三大守恒” 2.写出CH3COONa、NaHCO3溶液中的物料守恒式。 CH3COONa溶液中: NaHCO3溶液中 : c(Na+)= c(CH3COO-) + c(CH3COOH) c(Na+)= c(HCO3-) + c(CO32-)+ c(H2CO3) 注意:溶液中,尽管有些离子能电离或水解,变成其它离子或分子等,但离子或分子中某种特定元素的原子总数是不变的。 练一练 知识点一 溶液中粒子的“三大守恒” 3、质子守恒(H+守恒) 以Na2S溶液为例 (1)方法一:可以由电荷守恒与物料守恒推导出来,将两个守恒中不水解的Na+消掉电荷守恒:c(Na+)+c(H+)=2c(S2-)+c(HS-)+c(OH-)物料守恒:c(Na+)=2c(S2-)+2c(HS-)+2c(H2S) 将Na+消掉得:c(H+)+2c(H2S)+c(HS-)=c(OH-) 即为质子守恒 知识点一 溶液中粒子的“三大守恒” (2)方法二(框图法):质子守恒是依据水的电离平衡:H2O H++OH-,水电离产生的H+和OH-的物质的量总是相等的,无论在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和OH-以什么形式存在。可用下列图示进行快速书写 S2- H2O H+ HS- 2H+ H2S H+ H3O+ 得质子(H+) H+ OH- 失质子(H+) c(H3O+)+2c(H2S)+c(HS-)=c(OH-)或c(H+)+2c(H2S)+c(HS-)=c(OH-) 能得失质子的原始粒子 【注意】 得、失几个质子,微粒前面系数就是几个 知识点一 溶液中粒子的“三大守恒” 3.写出CH3COONa、NaHCO3溶液中的质子守恒式。 CH3COONa溶液中: c(H+) + c(CH3COOH) = c(OH-) H2O CH3COO- H+ CH3COOH OH- 失H+ 得H+ 得H+ 练一练 NaHCO3溶液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