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46773

人教鄂教版(2017秋)科学六年级下册期中达标测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5-04-05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24次 大小:180949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人教,教版,2017,科学,六年级,下册
  • cover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学科 期中达标测试卷 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30分) 1.“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句诗形象地写出了牛羊的栖息地是(  )。 A.蔚蓝的天空 B.浩瀚的海洋 C.辽阔的草原 D.茂密的森林 2.下列行为中,不属于动物适应环境的是(  )。 A.伪装 B.冬眠 C.保护色 D.捕食 3.生态瓶做好后,最好的放置地点是(  )。 A.室内的墙角 B.黑暗的地窖 C.室外阴暗的地方 D.通风透光的窗台 4.生活在北极地区的北极熊具有白色的体毛和较厚的皮下脂肪,这说明(  )。 A.生物影响环境 B.生物适应环境 C.生物依赖环境 D.环境影响生物 5.自然界中,判断生物与非生物的标准是(  )。 A.能生长发育,能繁殖后代 B.能制造或获取营养物质,并将废物排出体外 C.能对周围的刺激作出反应 D.以上全是 6.如果用一个小型生态瓶模拟一个生态系统,设计实验时,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是(  )。 A.外界氧气 B.光照 C.温度 D.瓶内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7.岩石经过风化、崩裂,被河水搬运、磨圆,形成的是(  )。 A.鹅卵石 B.钟乳石 C.蘑菇石 D.大理石 8.世界上最早的地动仪,是中国古代科学家(  )在公元132年研制的。 A.张衡 B.祖冲之 C.郑和 D.李时珍 9.地球的结构,从表面到地心可以分为(  )。 A.地核—地———地心 B.地壳—地———地核 C.地———地心—地壳 D.地核—地———地壳 10.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  )。 A.消灭濒临灭绝的物种 B.围湖造田,种植多种农作物 C.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D.多养花种草 二、填空题。(18分) 1.企鹅生活在_____的南极地区,骆驼生活在_____的沙漠地区。 2.边缘有峭壁,但顶面比较平缓,面积较大,海拔较高的地形是_____;海拔较低,地面低平宽广的地形是_____。 3.能为生物长期提供生存、生长发育与繁殖需要的阳光、空气、水等基本条件的环境叫作生物的_____。 4.蚯蚓主要以土壤中的_____为食。 5.在模拟火山喷发的实验中,番茄酱相当于地球内部的_____,土豆泥相当于地球构造中的_____,用酒精灯加热相当于_____。 三、看图分析题。(12分) 根据形成岩石的地质作用,将岩石的名称填在横线上。 四、实验探究题。(28分) 1.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的地下传来类似打雷的轰鸣声,大地突然剧烈摇晃。瞬间,山崩地裂,房屋倒塌,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严重损害。为了探究地震现象是如何产生的,某校六年级(3)班的科学实验小组进行了具体的模拟实验。(10分) 实验材料:毛巾、树枝。 实验过程: (1)把桌上平铺的毛巾叠成几层,平放在桌上,两手按住毛巾的两头,用力向中间挤压; (2)用手握住树枝的两端,用力将其压弯,直至压断。 实验现象: (1)用力向中间挤压毛巾的时候,发现_____。 (2)当再用力弯折树枝直至压断时,会听到_____的声音,同时手会有强烈的_____感。 实验结论:地下岩层在压力作用下相互挤压,发生变形,产生褶皱,当受到的力大到不能承受时,岩层就会突然、快速地断裂,岩层断裂时所产生的_____会传到地表引起震动,从而引发地震。 实验运用:当地震发生时,下列行为不适合的是(  )。 A.快速跑到窗边,打开窗户大声呼救 B.用书包等物体保护好头部,保存体力 C.如果在低楼层,迅速跑到室外开阔地带 2.学习生态平衡这课时,顿珠所在班的科学老师提前一周就和同学们一起制作了一个生态瓶,模拟生态平衡,并让他们认真观察。下面是他们的制作步骤:(18分) ①在鱼缸底部铺一些沙子,再栽一些水草。 ②放几条小鱼到鱼缸里。 ③舀一些池塘里的“绿”水,放到鱼缸里。 ④把鱼缸加盖,密封起来。 ⑤把鱼缸放到阳光直射不到的窗台上。 (1)制作生态瓶的正确顺序是_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