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分层训练(十二) 被动运输 知识点1 水进出细胞的原理 1.下图是研究渗透作用的实验装置,漏斗内外有不同浓度的同一种溶液S1和S2,实验起始时漏斗内外液面相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开始时S1浓度大于S2浓度 B.渗透平衡时S1浓度大于S2浓度 C.渗透平衡时无物质透过半透膜 D.如果将S2浓度适当降低,则渗透平衡时液面差更大 C [开始实验后出现了液面差,说明发生了渗透作用,漏斗内液面上升,溶液量增多,说明实验开始时S1的浓度大于S2的浓度,A正确;渗透平衡时存在液面差,液面差产生的水分运输的阻力需要半透膜两侧的浓度差产生的水分运输的动力来抵消,所以渗透平衡时浓度不相等,且漏斗内液面高于漏斗外,说明渗透平衡时S1浓度大于S2浓度,B正确;渗透平衡时,S1溶液中水分子与S2溶液中水分子的移动只是处于动态平衡,仍然透过半透膜,C错误;如果将S2浓度适当降低,那么漏斗内外溶液浓度差将增大,水分子向漏斗内运输的速率将会更快,渗透平衡时的液面差也将会更大,D正确。] 2.如图所示,在U形管中部装入半透膜,在a侧加入红色的细胞色素(为相对分子质量13 000的蛋白质,不能通过半透膜)的水溶液,b侧加入清水,并使左右两侧液面高度一致。经过一段时间后,实验结果将是( ) A.ab两侧液面高度一致,b侧为无色 B.ab两侧液面高度一致,b侧为红色 C.a侧液面低于b侧液面,b侧为红色 D.a侧液面高于b侧液面,b侧为无色 D [细胞色素分子不能通过半透膜,但水分子可通过半透膜。a侧因加入细胞色素分子的水溶液而呈现红色,b侧加入清水,呈现无色,且U形管两侧的液面等高。因单位时间内,b侧的水分子通过半透膜进入a侧的数量多于a侧的水分子通过半透膜进入b侧的数量,水分整体表现为由b侧向a侧流动,一段时间后,表现为a侧液面高于b侧液面,b侧无色,综上所述,D正确。] 知识点2 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3.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中,显微镜下可依次观察到甲、乙、丙三种细胞状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由甲转变为乙的过程中细胞失水 B.由甲转变为乙的过程中液泡颜色加深 C.由乙转变为丙的过程中液泡体积增大 D.由乙转变为丙的过程中细胞吸水能力增大 D [由甲转变为乙的过程中,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细胞失水,液泡颜色加深,A、B正确; 由乙转变为丙的过程中,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细胞吸水,液泡体积增大,此过程中细胞液浓度变小,细胞吸水能力减小,C正确,D错误。] 知识点3 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 4.甲、乙两种物质分别通过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进入细胞,如果以人工合成的无蛋白磷脂双层膜代替细胞膜,并维持其他条件不变,则( ) A.甲的运输被促进 B.乙的运输被促进 C.甲的运输被抑制 D.乙的运输被抑制 D [协助扩散和自由扩散都是物质顺浓度梯度的扩散过程,主要动力是细胞膜两侧的浓度差,但是协助扩散是在细胞膜上转运蛋白的协助下进行的,D符合题意。] 5.图甲、乙分别表示载体介导和通道介导的两种物质运输方式,其中通道介导的扩散比载体介导快 1 000 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在细胞膜上不是静止不动的 B.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在物质转运时作用机制不同 C.甲、乙两种方式中只有乙属于被动运输 D.载体蛋白转运时会发生构象改变导致运输速率较慢 C [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在细胞膜上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具有流动性,A正确;载体蛋白转运物质时要与物质结合发生构象变化,通道蛋白在转运物质时,不与其结合发生构象变化,二者作用机制不同,B正确;甲、乙两种方式都是从高浓度一侧运输到低浓度一侧,需要转运蛋白的协助,都属于被动运输,C错误;载体蛋白在转运离子或分子时,会与离子或分子结合,导致自身构象的改变,与通道蛋白转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