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五章 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 第二节 氮及其化合物 第2课时 氨和铵盐 1.了解氨的性质及应用,理解喷泉实验的原理。 2.掌握铵盐的性质及
的检验方法。 3.掌握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一、氨气的性质与应用 1.物理性质 颜色、状态 气味 密度 溶解性 特性 _____气体 _____ _____气味 _____ 空气 _____溶于水,常温、常压下,1体积 水能溶解约_____体积的氨气 易液化 无色 有刺 激性 小于 极易 700 2.化学性质 (1)实验探究 实验装置 _____ _____ 操作 打开止水夹,并挤压胶头滴管的胶头 将分别蘸有浓盐酸和浓氨水的 玻璃棒靠近 现象 烧杯中的溶液由玻璃管进入烧瓶, _____ _____ 结论 _____ _____ _____ 形成红色喷泉,瓶内液体呈红色 产生大量白烟 氨极易溶于水,水溶液呈碱性 氨气与氯化氢气体反应生成白色固体 续表 (2)氨水的性质 (3)氨气的性质 氨的催化氧化是工业_____的基础。 3.氨的用途 (1)液氨汽化时吸收大量的热,故可用作_____。 (2)制_____、_____、铵盐、纯碱等。 制硝酸 制冷剂 氮肥 硝酸 二、铵盐的性质与检验 1.铵盐的物理性质 绝大多数铵盐都是_____于水的白色或无色晶体。 2.铵盐的化学性质 3. 的检验 未知液呈碱性湿润的_____石蕊试纸变蓝色,则证明含 。 易溶 红色 三、氨气的实验室制备方法 1.原理:实验室里常用_____与_____混合加热来制取氨气。 化学方程式:_____。 2.装置:固体与固体反应,加热。装置如图所示: 氯化铵 氢氧化钙 3.收集方法:_____。 4.验满:将湿润的_____试纸放在收集气体的试管口,若试纸变____,则说明氨 气已经充满试管。 5.干燥:使用碱石灰。 向下排空气法 红色石蕊 蓝 6.尾气处理:多余的氨要吸收掉以避免污染空气。但 在尾气处理时要防止倒吸。常采用的装置有: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 液氨汽化时会吸收大量的热,所以 可用作制冷剂。( ) √ (2) 所有的铵盐受热均可以分解,产物均有 。( ) × (3) 所有的铵盐都易溶于水,所有铵盐中的均呈 价。( ) × (4) 氨气溶于水后,氨大部分是以 分子形式存在,所以氨水显弱碱性。( ) × (5) 溶液中加入 浓溶液共热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 √ (6) 用玻璃棒蘸取浓氨水分别靠近浓盐酸、浓硝酸和浓硫酸,都可看到有白烟生成。 ( ) × 2.碳酸铵、碳酸氢铵可以作化肥,也可以用于食品工业。当存放不当,露置于日光下 时,碳酸铵、碳酸氢铵为什么会越来越少? [答案] 铵盐受热易分解。 3.检验氨气时使用的红色石蕊试纸为什么要先润湿 检验溶液中的 时,加入氢氧化 钠溶液后为什么要加热溶液 [答案] 氨气只有与水反应生成才能电离出 ;氨气极易溶于水,如果不加 热,氨气很难逸出。 任务1 氨的重要性质 发生液氨泄漏事故时,在附近的人会感到寒气逼人,空气中弥漫着强烈的刺鼻气 味,眼睛发酸,有痛辣感。氨气液化即得液氨,它有哪些性质呢? 1.为什么在氨气泄漏时工厂里会寒气逼人? [答案] 液氨汽化要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温度急剧降低。 2.如何吸收弥漫在空气中的大量氨气? [答案] 用水是最简单易行的方法,氨气极易溶于水,也可以用盐酸或者硫酸,不过水 是最容易得到且可以大量获取的。 3.为什么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两支玻璃棒靠近时会产生白烟?蘸有浓氨水和浓硫酸 的两支玻璃棒靠近时是否也会产生白烟? [答案] 浓氨水和浓盐酸均有挥发性,挥发出来的和 在空气中相遇,化合生成 固体小颗粒,即白烟。浓硫酸难挥发,故不可能形成白烟。 某同学组装了一套喷泉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 如何操作才能引发该喷泉实验 是先挤出胶头滴管中的水,还是先打开止水夹 [答案] 先打开止水夹,然后挤出胶头滴管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