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活动9 乙醇、乙酸的主要性质 1.通过实验加深对乙醇、乙酸主要性质的认识。 2.初步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3.提高实验设计能力,体会实验设计在科学探究中的应用。 器材:试管、试管夹、量筒、胶头滴管、玻璃导管、乳胶管、橡胶塞、铁架台、试管架、酒精灯、火柴、碎瓷片。 试剂:乙醇、乙酸、饱和Na2CO3溶液、浓硫酸、铜丝、澄清石灰水、镁条、紫色石蕊溶液。 1.乙醇的性质 (1)实验操作:向试管中加入少量乙醇,观察其状态,闻其气味。 实验结论:乙醇是 液体,有特殊香味。 (2)乙醇燃烧产物的验证 实验操作 用一个干燥的小烧杯1倒置在酒精灯的火焰上方,观察实验现象。另取一个内壁用澄清石灰水润湿的小烧杯2倒置在火焰上方,观察实验现象 现象 干燥的小烧杯1内壁有 生成;小烧杯2内壁上的澄清石灰水变 结论 乙醇燃烧生成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乙醇的催化氧化实验 实验操作 向试管内加入3~5 mL乙醇,取一根光洁的铜丝,下端绕成螺旋状,放在酒精灯上烧红,然后迅速插入乙醇中,观察铜丝的变化,这样反复操作几次,小心地闻试管中液体的气味 现象 在每次操作过程中,铜丝先由 变 ,插入乙醇后又变 ;反复几次后,液体散发出 结论 乙醇在加热和有催化剂(如Cu和Ag)存在的条件下,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乙酸的性质 (1)实验操作:向试管中加入少量乙酸,观察其状态,小心地闻其气味。 实验结论:乙酸是 液体,有强烈 气味。 (2)设计实验,证明乙酸具有酸的通性 实验 操作 ①向试管中加入约2 mL稀醋酸,加入紫色石蕊溶液; ②向另一支试管中加入一小块去掉氧化层的镁条,然后加入约2 mL稀醋酸,观察现象 现象 ①加入石蕊溶液后溶液呈 色,说明乙酸呈 性; ②镁条表面有无色气体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结论 乙酸是一种有机酸,具有酸的通性 (3)乙酸与碳酸酸性强弱的比较 实验装置 现象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结论 乙酸酸性比碳酸 ,离子方程式为 (4)酯化反应 实验装置 实验操作 在一支试管中加入2 mL ,然后边振荡试管边慢慢加入0.5 mL 和2 mL ,再加几片碎瓷片。在另一支试管中加入3 mL饱和Na2CO3溶液,按图示将装置连接好。用小火加热试管中的混合物,产生的蒸气经导管通入饱和Na2CO3溶液的上方约0.5 cm处,注意观察该试管内的变化。取下盛有饱和Na2CO3溶液的试管,并停止加热。振荡盛有饱和Na2CO3溶液的试管,静置,待溶液分层后,观察上层油状液体,并注意闻气味 现象 饱和Na2CO3溶液的液面上有 生成,且能闻到 结论 乙酸和乙醇在浓硫酸的催化作用下能发生 反应,生成 和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在乙醇氧化生成乙醛的实验中,将加热后的铜丝插入乙醇中的操作为什么要反复进行几次 2.在制取乙酸乙酯的实验中,浓硫酸和饱和Na2CO3溶液各起什么作用 在实验过程中,盛有饱和Na2CO3溶液的试管内发生了哪些变化 请解释相关现象。 1.乙醇和乙酸是两种常见的有机化合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醇和乙酸的分子结构中均含有碳氧双键 B.乙醇和乙酸均能与金属钠反应 C.乙醇能发生氧化反应,而乙酸不能发生氧化反应 D.乙醇和乙酸均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2.将乙醇和乙酸分离的正确方法是( )。 A.加热蒸馏 B.先加入烧碱溶液,蒸出乙醇;再加入硫酸,蒸出乙酸 C.加入碳酸钠溶液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