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酯 油脂 第三章 烃的衍生物 1. 能从酯基的成键方式的角度,了解酯的结构特点和分类,理解酯的化学性质; 2. 能结合乙酸乙酯水解反应的原理,推理出酯类物质水解反应后的产物。 3.认识油脂的组成与结构特点,掌握油脂的主要化学性质及油脂的氢化和皂化反应等概念 4.了解肥皂的制取过程,以肥皂为例,了解表面活性剂的去污原理,能够分辨出疏水基团和亲水基团。 生活中的羧酸衍生物 戊酸戊酯 丁酸乙酯 乙酸异戊酯 CH3—C—O—CH2CH2CHCH3 O ‖ CH3 — CH3(CH2)3—C—O—(CH2)4CH3 O ‖ CH3CH2CH2—C—O—CH2CH3 O ‖ 二肽 H2N—C—C—N—C—COOH O ‖ H — — — R1 H — H — R2 什么是羧酸衍生物? 定义:羧酸分子中羧基上的羟基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取代后的产物。 羧酸衍生物 羧酸 羧酸分子中羧基上的羟基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取代得到的产物。 如:乙酸分子中羧基上的羟基被乙氧基(—OCH2CH3)取代后生成的乙酸乙酯,被氨基(—NH2)取代后生成的乙酰胺。 R-C- O = 酰基 R-C-OR O = R-C-X O = R-C-NH2 O = 酰卤 酯 酰胺 酯是羧酸分子中的—OH被—OR′取代后的产物,一元酯的结构可表示为: 羧酸酯的官能团: (酯基) 其中R是烃基,也可以是H,但R′只能是烃基。R与R′可以相同。 O R—C—O—R′ 可简写为:RCOOR′ 饱和一元酯:由饱和一元羧酸和饱和一元醇生成的酯 与饱和一元羧酸互为同分异构体 1. 酯的组成和结构 O —C—O—R′ 饱和一元酯的通式为:CnH2nO2(n≥2) 一、酯 低级酯是具有芳香气味的液体,密度一般比水小,并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许多酯也是常用的有机溶剂。 天那水,又名香蕉水。 主要成分: 乙酸正丁酯15% 乙酸乙酯15% 正丁醇10~15% 乙醇10% 丙酮5~10% 苯20% 二甲苯20% 酯可用于香料、香精、化妆品、肥皂和药品等工业。日常生活中饮料、糖果和糕点常使用酯类香料。 酯类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低级酯存在于各种水果和花草中。 2. 酯的物理性质 3. 酯的命名 羧酸 + 醇 酯 + 水 乙酸 乙醇 乙酸乙酯 某酸 某醇 某酸某酯 乙二酸二乙酯 苯甲酸乙酯 二乙酸乙二酯 酯的命名是根据生成酯的酸和醇命名为某酸某酯。如:HCOOCH2CH3 命名为甲酸乙酯。 ———属于取代反应 如乙酸乙酯的水解反应: 那么,酯的水解需要什么反应条件呢?不同条件下水解的速率有什么区别? 4.酯的化学性质 酯可以发生水解反应,生成相应的酸和醇。 实验探究 乙酸乙酯的水解 【问题】乙酸乙酯水解的速率与反应条件有着怎样的关系呢? 【设计与实验】实验探究乙酸乙酯在中性、酸性和碱性溶液中,以及不同温度下的水解速率。(提示:可以通过酯层消失的时间差异来判断乙酸乙酯在不同条件下水解速率的差别。) 与酸、碱性及温度有关。 实验现象:装有水的试管无明显变化,装有稀硫酸的试管中酯层变薄,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酯层消失。 实验结论:在酸或碱存在的条件下,酯可以发生水解反应,且在碱性环境中的水解程度更大(为什么?)。 实验探究 如何设计实验探究温度对酯水解反应的影响? 控制变量法 提示 在两支试管中分别装有体积相同的氢氧化钠溶液,再分别加入等体积的乙酸乙酯,然后将两支试管分别加入到40℃及70~80℃的水浴中。 实验结论:其他条件相同时,温度越高,酯的水解反应速率越快。 实验现象: a试管内酯层消失的时间比b试管的长。 【思考与讨论】 (1)为什么可以通过比较酯层消失的时间来判断水解速率的大小 因为羧基为亲水基,乙基为疏水基,所以乙酸易溶于水,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同时,乙酸乙酯的密度比水的小,酯层位于水层之上。故酯层消失即表示乙酸乙酯水解完全。 (2)为什么乙酸乙酯在酸性溶液中的水解速率大于中性溶液的水解速率? 无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