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 学习目标 1.熟读成诵。 2.感受意境,理解诗歌主旨。 3.咬文嚼字,品味诗歌语言。 故事激趣 导入新课 达芬奇的求职信:《致米兰大公书》 我是来自佛罗伦萨的作战机械发明者达·芬奇,希望可以成为阁下您的军事工程师,同时求见阁下,以便面陈机密: 一、我能建造坚固、轻便又耐用的桥梁,可用来野外行军。这种桥梁的装卸非常方便。我也能破坏敌军的桥梁。 …… 此外,我还擅长建造其他民用设施,同时擅长绘画和雕塑。 如果有人认为上述任何一项我办不到的话,我愿在您的花园,或您指定的其他任何地点进行试验。 精准抓住对方需要 充满自信的语言 干谒诗———以求人引荐出仕做官为 目的而呈献的诗文。 孟浩然写给张九龄的求职信 介绍背景 知人论世 孟浩然:盛唐时期山水田园诗人,与王维 并称“王孟”。 早年隐居鹿门山 四十岁考进士落榜 漫游吴越 写下《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希望得到引荐 成为张九龄幕僚 不久归隐 生活在开元盛世却以布衣终老 徘徊在出仕和归隐的矛盾之中 擅长五言创作律诗 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逸兴 语言淡雅、意境清新 诵读诗歌 把握内容 内容:诗人借望洞庭湖而引发感慨,婉转地向张九龄表白了自己渴望出仕和希望得到对方援引的心情。 “望”———前两———描绘了洞庭湖的景象 “赠”———后两———表达了诗人的心愿 咬文嚼字 品味诗句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这两联诗人用了什么方法,来表现了洞庭湖怎样的特点?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首联 平———与岸齐平,指湖水上涨 涵———包涵、包容 混———浑然一体 虚、太清———天空 洞庭湖水天一色的壮观景象(宏观描绘)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颔联 云梦泽———古代大湖,这里指洞庭湖 (借代) 岳阳城———岳阳楼,在洞庭湖旁 (陪衬) 气蒸———水汽蒸腾 (视觉)广博丰厚 波撼———波涛汹涌,撼动城楼 (听觉)声势浩大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后两联,从前面的写景转向抒情,怎样表达诗人的愿望?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颈联 济———渡,古诗中讲的渡河,有一种寓意就是能够做官。 舟楫———船和船桨 端居———闲居、平常家居。这里指隐居不做官。 圣明———圣明之世,指太平盛世。 表明自己要出仕的愿望 (一语双关)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尾联 坐———闲坐 徒———空、白白 羡鱼情———隐喻想出来做官而没有 途径。语出《淮南子· 说林训》“临渊羡鱼, 不若归家织网” 一句。 古诗中讲的钓鱼,有一种寓意就是求官。 (用典) 期望张丞相予以引荐的心情 全诗写景、抒情浑然一体 干谒诗:求人而不显寒酸 要官却不失身份 反复诵读 熟读成诵 (1)八月湖水平, 。 ,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 。 ,徒有羡鱼情。 (2)从视觉和听觉描写洞庭湖水势浩大的名句是: , 。 (3)运用典故委婉巧妙表达诗人想做官而没有途径的一句是: , 。 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 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 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坐观垂钓者 徒有羡鱼情 作业 1.熟读《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并背诵。 2. 了解孟浩然的生平,收集一些山水田园诗进行品读。 预习提示:《傅雷家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