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51640

4.2 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 人教版2019生物必修1 (课件+课时分层作业+答案3份打包)

日期:2025-04-05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31次 大小:572706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打包,3份,答案,作业,分层,课时
    课时分层作业(13) 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 题组一 主动运输 1.主动运输能够根据细胞的需要转运分子或离子。下列关于主动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是水分子出入细胞的主要方式 B.需要通道蛋白和载体蛋白参与 C.实现细胞对物质的逆浓度跨膜运输 D.所需能量来自被转运物质的浓度差 2.如图是胡萝卜在不同的含氧情况下从硝酸钾溶液中吸收K+和的曲线。影响A、B两点和B、C两点吸收量不同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 A.载体蛋白数量、氧浓度 B.氧浓度、载体蛋白数量 C.载体蛋白数量、离子浓度 D.氧浓度、离子浓度 3.如图为氨基酸和Na+进出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示意图。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①过程为协助扩散 B.②过程需要消耗能量 C.③过程为主动运输 D.Na+进出肾小管上皮细胞需要载体蛋白 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水分子进出细胞是通过被动运输 B.葡萄糖进入红细胞需要载体蛋白的帮助,但不消耗能量 C.果脯在腌制中慢慢变甜,是细胞主动吸收糖分的结果 D.大肠杆菌吸收K+属于主动运输,既消耗能量,又需要膜上的载体蛋白 5.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都是生物膜上运输物质的载体。分析图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H2O可以通过协助扩散方式进入液泡 B.细胞液中H+浓度要小于液泡外的液体 C.Cl-进入液泡的跨膜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 D.液泡能选择性地让不同离子进出,体现液泡膜具有流动性 题组二 胞吞与胞吐 6.如图是物质出入细胞两种运输方式的示意图,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a与 b 均要以膜的流动性为基础才可能发生 B.a、b过程运输的物质需要转运蛋白的参与 C.图a过程需要细胞的表面识别和内部供能才可能完成 D.a、b过程是一些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7.外泌体是活细胞衍生的一种囊泡状结构,可以作为细胞间信息交流的载体。外泌体分布广泛,在血液、脑脊液、尿液、乳汁等液体中都存在,不同细胞来源的外泌体的内容物也存在差异。如图为外泌体的形成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外泌体中含有两层磷脂分子 B.外泌体分泌时需要消耗能量 C.外泌体中通常都包裹着能传递信息的物质 D.外泌体的形成体现了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8.细胞的内吞循环是一个复杂和严格调控的过程,对维持细胞活动,包括营养摄取、信号转导和细胞分裂等至关重要。通过内吞作用进入细胞的大分子物质,经过两种内吞运输方式到早期内体后,会经历三种不同的细胞内循环路径。一部分经由内吞循环运输回到细胞膜,一部分通过逆向运输被运送到高尔基体,还有一部分经由晚期内体运送到溶酶体进行降解。下图为某动物细胞中内吞运输方式及循环通路图,回答相关问题。 (1)内吞的发生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的结构特点。上图中该动物细胞两种内吞运输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_____。 (2)运输途径①为逆向运输,则细胞器A的名称为_____。 (3)运输途径②为降解运输,则细胞器B的名称为_____,依赖其内部的_____对物质进行降解。被其分解后产物的去向有_____。 (4)细胞内吞的持续发生会导致其细胞膜蛋白质种类降低,不利于细胞膜物质组成的稳定,结合图示内吞循环运输过程,可推测内吞循环运输的意义是_____ _____。 9.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内的I-浓度是血浆中I-浓度的30倍。血浆中I-进入滤泡上皮细胞是由钠碘同向转运体(NIS)介导的,NIS利用Na+浓度梯度推动I-的吸收,如下图所示。哇巴因是钠钾泵的一种特异性抑制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NIS运输I-的方式与其运输Na+的方式相同 B.细胞外的K+浓度变化会影响甲状腺滤泡对I-的吸收 C.哇巴因可抑制NIS的功能从而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合成 D.钠钾泵以协助扩散的方式将细胞内的Na+运出细胞 10.如图是某同学构建的概念图,其中A表示大分子物质,B表示离子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