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送友人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重点字词,熟读成诵。 2.赏析送别诗中的景与情,体会如何抒写离愁别绪。 3.领会作者对友人真挚热诚的惜别之情。 一读诗歌 整体感知 送友人 [唐] 李 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一读诗歌,整体感知 文学常识:送别诗 古人由于道路崎岖难行,交通工具落后, 一别动辄多年,再会难期,因而古人很重离别。 士大夫送别,不光是备酒饯行折柳相送, 还常常写诗送给行者,或留给居者。 所以,表达离愁别绪是古代诗歌常见的一种主题。 李白(701—762)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 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早发白帝城》等。 诗人简介 一读诗歌,整体感知 这是一首情意深长的送别诗。 作者通过对送别环境的刻画、气氛的渲染,表达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意。 送友人 [唐] 李 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景 情 二读诗歌 赏景悟情 二读诗歌,赏景悟情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青山”对“白水”,“北郭”对“东城”。(对偶) “青”“白”相间,(色彩明丽) “横”勾勒青山的静姿,“绕”描画白水的动态,(动静) 描绘出一幅 寥廓秀丽 的图景。 景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这两句写出了离别的深情。(点题) 意思是:此地一别,友人就要如蓬草那样随风飞转,到万里之外了。 表达了对朋友飘泊生涯的深切关怀。 “蓬”:一种很小很轻的草,随风四处飘转。在古代诗歌中,常以它来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活。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王维《使至塞上》 二读诗歌,赏景悟情 情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景 “浮云”对“落日”,“游子意”对“故人情”。(对偶) 天空中飘浮的白云,比喻友人行踪不定; 远处的夕阳徐徐而下,似乎不舍离开大地,比喻作者难舍之情。(对偶) 写出了诗人对朋友依依惜别的心情。 情 二读诗歌,赏景悟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诗人和友人在马上挥手告别,频频致意。 那两匹马仿佛懂得主人心情,也不愿脱离同伴, 临别时禁不住萧萧长鸣,似有无限深情。 马犹如此,人何以堪!(用典) 情 班马,离群的马。 “萧萧马鸣” ———《诗经·车攻》 二读诗歌,赏景悟情 送友人 [唐] 李 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告别地点,景致优美。 与友话别,深情关切。 对仗工整,情意绵绵。 班马长鸣,难舍难分。 二读诗歌,赏景悟情 景 寥廓秀丽 情 关怀不舍 三读诗歌 探究写法 如何抒写离愁别绪 1.以景衬情: 颔联写了飘浮的白云,徐徐而下的落日, 以后的“他”,就像那浮云行踪不定,让人牵挂; 如今的“我”,则恰如落日依恋大地,难舍离人。 由眼前之景,衬托出作者与友人之间真挚的友情, 抒写了浓浓的离情。 如何抒写离愁别绪 2.借助特定的意象: 飘零无依的“孤蓬”、行踪不定的“浮云”、 不忍离去的“落日”、不堪离别而嘶鸣不止的“班马” ———这些特定的意象都是为抒写离别之情而服务的。 以我观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 ———王国维《人间词话》 景 情 阅读拓展:《送元二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