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52643

2.2 地形图的判读 课件(共23张PPT内嵌视频)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

日期:2025-04-04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8次 大小:5659656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人教,学期,地理,七年级,学年,2024-2025
  • cover
(课件网) 地形图的判读 Citywalk 一 等高线地形图 地形图的判读 二 分层设色地形图 学习目标 1.知道海拔和相对高度的概念,并会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区域认知) 2.能够在等高线地形图中识别山峰、山谷、山脊、鞍部、陡崖五种地形部位,并会判断坡度的陡缓与等高线的疏密关系。(区域认知) 3.尝试绘制等高线地形图,初步掌握地图的基本方法 。(地理实践力) 4.能够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 等高线地形图 实践活动 用彩泥制作山体模型,绘制等高线地形图。 准备工具:彩泥、记号笔、棉线、小刀、笔、白纸。 1.地面高度的两种表示方法 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海拔。 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叫相对高度。 例如,左图中,甲地海拔为_____ 米,乙地海拔为 米,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为 米。 671 354 317 在地图上,把海拔相同的各点依次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在等高线上标有海拔数值,如100米、200米。这种用等高线表示地形的地图,就是等高线地形图。 2.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 3.等高线的特征 A B a b C D c d (2)同一条等高线上的海拔相等。 (1)等高线都是闭合的曲线。 (3)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数值差相等。 (4)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缓。 实践活动 用彩泥制作山体模型,绘制等高线地形图。 请你说出它的地形部位以及不同地形部位的等高线的特点。 准备工具:彩泥、记号笔、棉线、小刀、笔、白纸。 山峰:等高线闭合,数值中间高,四周低。 4.地形部位的判读 山谷:等高线向数值高处凸出。 山脊:等高线向数值低处凸出。 鞍部:两山顶之间的低地,地势平坦。 陡崖:等高线重叠的地方,地势陡峭。 挑战时刻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判读地形部位 1.在图中识别①———表示的地形部位。 2.比较②和⑥两地的坡度差异。 ①山峰 ②山脊 ③山谷 ④鞍部 ⑤陡崖 ⑥山脊 ②地等高线稀疏,坡度小。 ⑥地等高线密集,坡度大。 暑假期间,某中学组织学生远足研学,计划在如图所示区域开展一次登山活动。 【任务安排】选择不同的线路(B、C和D)到达目的地 A并完成既定任务。 一组:体验攀岩的刺激,把红旗插在该区域第二高峰上。 二组:翻越该地区的最高峰。 三组:沿河流行进,观察河流两岸的植被状况。 请帮他们选择合适的线路,并说明理由: 一组:线路 ,理由 。 二组:线路 ,理由 。 三组:线路 ,理由 。 B B线路途经陡崖和第二高峰甲 D D线路途经最高峰 C C线路途经山谷,发育有河流 分层设色地形图 在绘有等高线和等深线的地形图上,把不同高度和深度的范围,涂上不同的颜色,这种地图叫分层设色地形图。 蓝色—海洋;绿色—平原; 黄色—高原、丘陵和山地; 褐色—海拔较高的高山或者高原;白色—积雪冰川(雪线以上的区域) 等高线地形图 分层设色地形图 把不同高度和深度的范围,涂上不同的颜色 地形景观图 分层设色地形图 高原:海拔在500米以上,面积较大,外围较陡、内部起伏较为和缓。 山地:海拔在500米以上,具有耸立的山峰、陡峭的山坡。 盆地:四周高,中间低。 丘陵:海拔在500米以下,相对高度较山地小。 平原: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宽广平坦。 挑战时刻 (1)根据图中高度表,用不同颜色的彩笔完成分层涂色。 (2)判断图中①一⑤所代表的地形类型。 ①平原 ②盆地 ③高原 ④山地 ⑤丘陵 地形部位的判读 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 地形图的判读 等高线地形图 分层设色地形图 识别陆地表面五种地形 地面高度的两种表示方法 海拔 相对高度 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 等高线地形图的特征 分层设色地形图的绘制 知识梳理 巩固练习 学校组织同学去下图所示地区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