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55898

4.精读引领课:《“贝”的故事》教学设计

日期:2025-04-20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5次 大小:111473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精读,引领,“贝”的故事,教学设计
  • cover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评一致性课时备课 选题 《“贝”的故事》 教 材 分 析 学 情 分 析 学 习 目 标 课时 驱动 任务 本单元是识字单元,识字、写字教学是本单元的重点教学内容。本单元旨在让学生在有趣的故事情境中识字,在识字的同时感受形声字特点,并借助规律来认识生字,初步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和语言文字的美好。 《“贝”的故事》介绍了“贝”字的由来、演变及发展,并借助四幅图简洁明了地展示了“贝”字的演变过程。使学生不仅可以直观感受“贝”字的形态变化过程,也能感受中华汉字的独特魅力。 维度已知未知困难障碍 突破措施 知识 经验通过学习,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大多数学生能够按要求说一段通顺、内容完整的话,并能把自己学过的词语运用到语言表达中去。二年级的学生对于大部分偏旁部首有一定的了解,对于“贝”字做偏旁的生字也有一定的积累。 学生对于汉字背后蕴含的故事和知识的了解不够深入。 1.迁移运用能力不强,基于“贝”的故事,学生在遇到新的未学过的含有“贝”偏旁的汉字时,可能无法快速准确地推测其大概含义,这表明他们在实际应用中对汉字规律的迁移和举一反三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2.在大量识记生字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混淆相似的字形结构,特别是对于包含“贝”部的复杂汉字,需要进一步加强字形的记忆和区分。 结合图片及资料帮助学生理解“贝”字的演变过程。 以换词、组词、举例的方式讲解字义,拓展生词、积累语言。 进行朗读指导,用抓住关键词的方法,搭建语言支架,指导学生讲好“贝”的故事,进而帮助学生理解“贝”字做偏旁的字与钱财有关,强化学生对“贝”的理解与记忆。 生活 经验学生了解贝壳的样子,大多数学生也都见过贝壳,对于贝壳的来源部分同学比较清楚。学生对于贝壳的特点一知半解。 策略 经验学生已经学习了很多识字方法,会利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猜测字的读音和意义。 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内容,思维较活跃,愿意阅读,并且掌握了一定的自主阅读的方法。学生对于形声字的形旁表义特点的理解不深入,难以说出其他形声字的形旁与什么有关。 借助拼音,通过指名读、师生合作读、男女生比赛读朗 读课文,借助图片、偏旁拓词等方式准确认读“甲、骨”等 15个生字,能够根据工具书、组词等读准多音字“漂”,并 能在新语境中准确运用。能够通过仔细观察、归类比较的 方式会写“贝、壳”等9个生字,并能工整地书写在汉字小 报中。 2.通过对照课文和插图,链接生活,了解”贝“字的起源。 抓住关键词和形声字形旁表意的特点,能说出“贝”作偏旁 的字大多与钱财有关。总结讲解汉字故事的要点:起源、 意义、一字开花等,借助要点,讲述“贝”的故事。 3.迁移运用方法,选择一个形声字,完成自己的汉字小报。评价任务: 评价任务一:“贝”的课文我来读 对照课文和插图,运用指名读、师生合作读、男女生比赛读策略读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好课文。 评价任务二:“贝”的故事我来讲 熟读课文,借助故事支架,讲好贝的前世今生。 评价任务三:汉字小报我来做 借助讲故事的起源、意义、一字开花等三个要点,迁移运用方法,完成自己的汉字小报。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讲一讲“贝”的故事,绘制“汉字故事”小报。 任务要求:1.梳理”贝“的故事从几方面讲述,讲好”贝“的故事。 2.借助梳理的支架,选择一个形声字,制作如图所示的”汉字故事“小报。 内容绘制“汉字故事”小报 评价维度【书写】书写规范、端正,行款整齐【内容】涵盖起源、意义、一字开花三部分,内容正确,丰富全面【布局】布局合理,美观,适当加入色彩图案 环节 学教活动 评价任务及标准 环节一 “贝”的含义我知道(目标1) 任务一:“贝”的课文我来读———运用策略读好课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