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56138

14.背影教学设计

日期:2025-04-0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85次 大小:1751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背影,教学设计
  • cover
《背影》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概括主要内容。 2.感知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情感,理解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懂得感恩。 二、教学重点 1.理清文章线索; 2.把握文中“我”的情感态度变化,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三、教学难点 品味课文朴实而有包含深情的语言,感知父亲形象,感受父亲深切而克制的爱。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 五、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小时候,父亲的背影是一座山,用双手撑起了我们的家,年少时也曾固执叛逆 ,用骄傲与他死磕到底 ,长大后蓦然发现父亲佝偻的身影,伫立良久感叹岁月的无情,而现在父亲长眠我常念,感恩父亲用一辈子陪我吹过风淋过雨,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朱自清的《背影》共同感受深沉而克制的父爱。 (二)初读认知文本,完成任务 1:这篇文章主要记叙的事情是什么?(父亲为我送行并爬月台为我买橘子) 2:找出文章的文眼是什么?(我最不能忘记是他的背影) 3:本文为什么以《背影》为题?(背影是全文的线索,又是文章主旨得以集中体现。) 4:本文出现几次背影?分别是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 (四次。开头写难忘背影,送别一段两次写背影,结尾忆背影) 5:在背影前加一个动词,并概括相关事件。 惦记背影,怀念父亲(1段) (2)刻画背影,望父买橘(3段) (3)惜别背影,父子分手(6段) (4)再现背影,别后怀念(7段) (三)再读课文,比较中见父子关系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1到5自然段,认真思考,圈点勾画,将阅读的感受记录下来。 (1)你觉得这一对父子关系怎样?(有隔膜,父子之间想法不一样)(2)具体表现在那里?(从课文中找) (3)父直到 ,这种感情发生了变化……亲对儿子 ,儿子对父亲_____ (四 )细读买橘子的这一段,然后根据原文填空。 我看见他戴着 小帽,穿着 大马褂, 棉袍, 走到铁道边,慢慢 身下去, 不大难。 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 不容易了。他用两手 着上面,两脚再向上 ;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1)父亲的衣———朴素、臃肿 父亲的动作———蹒跚、笨拙、努力 这是一个 的背影 (朴素的、沉重的、肥胖的、艰难的、蹒跚的、苍老的、努力的、笨拙的) 除了外貌和动作,作者在这一段还通过语言描写来刻画父亲的形象 (2)找出父亲的语言描写,品味语言的特点 ①“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②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③进去吧,里面没人。 ④“事已至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父亲的语言平淡、质朴、简单,含蓄而深沉,充满关切和不舍 (3)关注文中对儿子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说说看,父亲的爱,儿子感受到了吗?那么儿子呢?儿子的表现出来的又是如何? 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 ⑤这一个“搀”字,让我们感受到了:儿子对父亲的爱的回应 小结:儿子对父爱的态度变化 排斥、反感--感动、理解--深思念--流泪_--儿子对父亲的感恩与思念不理解 (五)再读文章开头结尾 ,并分别说说开头结尾的作用 (1)文章开头段作用 采用倒叙,结构上看 :开篇点题,设下悬念,引起读者阅读兴趣,为全文奠定感情基调; 内容上看 :表达对父亲的思念之情。 (2)文章结尾段作用 内容上 :补叙了“近几年来”父亲的状况,着重表现了“我”对父亲的理解和体谅,交代了文章的写作动因并再写“背影”,抒发了对父亲的思念之情; 结构上:照应题目和前文,首尾呼应,收束全文 (六)主旨概括 本文追忆了作者八年前和父亲在浦口车站分别时的情景,刻画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慈父形象,表达了真挚深沉的父子之情,抒发了作者对父亲深切的思念之情。 (七)作业布置 或许《背影》里父子关系,相处模式会带给你很多思考,你是否又类似的表现?借鉴《背影》的构思方法,选取生活中的片段,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