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56733

3.1 基因工程及其技术 第4课时课件 2024-2025学年高二生物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共22张PPT)

日期:2025-04-20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0次 大小:271136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苏教版,22张,必修,选择性,2019,生物
  • cover
(课件网) 第1节 基因工程及其技术 第4课时 利用大肠杆菌生产人类胰岛素,我们已经获取了胰岛素基因,接下来该如何使其在大肠杆菌中稳定存在呢? 第二步: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二、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核心 1、目 的: 确保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并且遗传给下一代, 使目的基因能够有效表达。 思考1:若要干扰素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稳定存在,并能够表达和发挥作用,载体还需要哪些结构?(阅读课本97页内容) a、复制原点 b、目的基因 c、启动子 d、终止子 位于基因的上游,是RNA聚合酶结合位点,驱动基因转录出mRNA 位于基因的下游,终止转录 e、标记基因 DNA复制起点 思考2:各个元件有什么作用?(阅读课本97页内容) 能控制表达所需要的特殊性状 初步筛选接受了目的基因受体细胞 ①用一定的限制酶切割载体,使其出现一个切口,露出黏性末端。 ②用同种限制酶或能产生相同末端的限制酶切割含有目的基因的DNA片段。 ③将切下的目的基因片段拼接到载体的切口处,再加入适量DNA连接酶,形成了一个重组DNA分子。 2、过 程: 补充1:单酶切体系总结: ①质粒、目的基因会发生自身环化连接 ②质粒与目的基因会发生反向连接 缺点: 补充2:双酶切体系总结: 思考:双酶切有什么优点? (1)不破坏目的基因:切点应位于目的基因两端,如图甲中可选择PstⅠ,而 不选择SmaⅠ。 (2)保留标记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复制原点:所选择的限制酶尽量不 要破坏这些结构,如图乙中不选择SmaⅠ。 补充3:限制酶的选择原则 1.结合基因表达载体模式图分析以下问题: (1)图中a、b、c分别代表什么结构? a为启动子、b为终止子、c为复制原点。 (2)启动子和终止子与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是一回事吗? 不是,启动子和终止子位于DNA上,是基因表达载体必需的部分。而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位于mRNA上,决定翻译的开始和结束。 (3)为什么目的基因要插入启动子和终止子之间? 启动子位于目的基因的首端使转录开始,终止子位于目的基因的尾端,使转录终止;只有顺序正确,目的基因才能正常转录。 主要是农杆菌转化法 ①农杆菌特点: 三、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易感染双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对大多数单子叶植物没有感染能力 ②原理:农杆菌含有Ti质粒,其上的T-DNA可以转移到受体细胞,并整合到受体细胞染色体的DNA上。 1. 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 ③转化过程: Ti质粒 目的基因 构建 表达载体 导入 植物细胞 插入 植物细胞染色DNA 表达 新性状 转入 农杆菌 小组讨论: 农杆菌转化法中两次拼接、两次导入的目的: (1)两次拼接:第一次拼接是将目的基因拼接到Ti质粒的T-DNA上;第二次拼接(非人工操作)指被插入目的基因的T-DNA拼接到受体细胞染色体的DNA上。 (2)两次导入:第一次导入是将含目的基因的重组Ti质粒导入农杆菌;第二次导入(非人工操作)是将含目的基因的T-DNA导入受体细胞。 2. 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 ①常用方法: 显微注射技术 ②常用受体细胞: 受精卵 ③基本操作程序: 将含有目的基因 的表达载体提纯 受精卵 显微 注射 早期胚 胎培养 胚胎移植 发育成为具有 新性状的动物 注意:对于动物来说,受体细胞一般是受精卵,受精卵具有体积大、易操作、经培养可直接表达性状的优点。 繁殖快、多为单细胞、遗传物质相对较少等。 3.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 ①原核生物的特点: ②常用方法: Ca2+处理法(感受态细胞法) 首先用 Ca2+ 处理大肠杆菌细胞 → 感受态细胞 → 将重组表达载体 DNA分子与感受态细胞混合 → 感受态细胞吸收 DNA 分子。 ③基本操作程序: Ca2+的作用:增加细胞壁的通透性 1.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上是否插入了目的基因 ① 首先取出转基因生物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