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导入 从一九七八年我们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制定了一系列新的方针政策,主要是改革和开放政策。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相应的其他各个领域的改革。开放是对世界所有国家开放,对各种类型的国家开放。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改革开放 对内改革 对外开放 对外开放格局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第9课 对外开放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经济特区 为什么要对外开放? 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当然,像中国这样大的国家搞建设,不靠自己不行,主要靠自己,这叫做自力更生。但是,在坚持自力更生的基础上,还需要对外开放,吸收外国的资金和技术来帮助我们发展。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国际原因:经济全球化趋势 经济全球化是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不断加深的过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经之路。 国内原因:闭关自守教训,经济落后,需要资金、技术、经验等 经济特区 对外开放的第一步是?有哪些城市?为什么会是这几个城市? 广东省深圳、珠海、汕头; 福建省厦门 经济特区 临近港澳台,靠近国际市场 地处沿海,交通便利 著名侨乡,有利于吸引外资 经济特区 经济特区“特”在哪些方面? 材料1:除投资规模在一亿元以上项目要报国务院审批,轻工业投资3000万元以上……其余项目不需国家综合平衡,特区可以自己审批。 ———《六十年国事纪要》 材料2:第十三条特区企业进口生产所必需的机器设备……,免征进口税……第十四条特区企业所得税税率为百分之十五。对技术性较高、资金周转期较长或……的企业,给予特别优惠待遇。第十八条凡来往特区的外籍人员、华侨和港澳同胞,出入境均简化手续,给予方便。 ———《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 ①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 ②允许外国企业、个人以及华侨、港澳同胞进行投资活动; ③在进出口、减免税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 经济特区 经济特区的代表? 改革开放前的深圳 现在的深圳 1984年,邓小平视察深圳后,欣然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深圳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经济特区 经济特区的建立,产生了哪些影响? 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从特区可以引进技术,获得知识,学到管理,管理也是知识。特区成为开放的基地,不仅在经济方面、培养人才方面使我们得到好处,而且会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 ———邓小平《办好经济特区,增加对外开放城市》 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 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对外开放格局 经济特区成功迈出了对外开放的第一步,接下来会怎样进一步扩大开放? 1980 1984 1985 1988 1990 4个经济特区 沿海开放城市 沿海经济开放区 建立海南经济特区 建立上海浦东开发区 开放内地 长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 闽南三角地区 海南经济特区 上海浦东开发区 1992 对外开放格局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有何特点? 多层次 全方位 宽领域 对世界上所有 类型的国家开放 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沿海到内地推进 不仅是经济领域,也在科学、教育、文化等领域开放 对外开放格局 上海浦东开发区的建立 开放前的浦东 现在的浦东 “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幢房” 浦东就成为令世人瞩目的国际经济、金融和贸易中心之一,并极大地推动了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 对外开放格局 中国近现代的对外开放有何不同?请完成表格。 项目 近代对外开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