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大自然的语言》 1.分析本文的说明方法及作用。 2.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和生动。 3.拓展物候诗语,激发探究兴趣。 学习目标 说明有方法,事理更清晰 请回顾:我们学过的说明方法有哪些? 举例子、列数字、引用(引资料)、作比较、 打比方、下定义、分类别、 摹状貌、作诠释、画图表…… 学习任务:请阅读课文,批注说明方法,并说说其作用。 示例: (第4段) 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 分析: 运用打比方、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把活生生的生物比作物候观测的“活的仪器”,与气象仪器作比较,生动形象,突出强调了通过生物观测物候,具有复杂、灵敏的特点。 学习任务:请阅读课文,批注说明方法,并说说其作用。 (第3段)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内容】,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目的】。 分析: 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举植物“桃花开”、动物“燕子来”的例子,真实具体地介绍了物候学的内容和目的。思维缜密,举例典型。 (第4段)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里。下面是一个例子。 (第5段) 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根据这些物候观测资料,可以判断北京地区1962年农业季节来得较晚。而那年春初种的花生等作物仍然是按照往年日期播种的,结果受到低温的损害。如果能注意到物候延迟,选择适宜的播种日期,这种损失就可能避免。 分析:运用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准确地写出了物候记录在时间上的差异;真实具体地说明了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 (第7段)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 分析:运用举例子、列数字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比较了早晚春,南京、北京两地花开时间差异,客观准确、真实具体地说明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天数因季节的差异而不同。 列数字:客观准确地说明了…… 作比较:把……与……比较,突出强调了…… (第8段)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夏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一个星期。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但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分析:运用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举连翘、榆叶梅在大连比北京迟开、苹果花在济南比烟台迟开的例子,客观准确、真实具体地说明经度差异、海陆差异是影响物候现象的重要因素。 引用/引资料:引用……资料,增强说服力,增加文采或趣味性 (第2段)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分析:引用的说明方法,引用农谚,生动地说明了花香鸟语是大自然的语言。增强趣味性,使说明的事理通俗易懂。 引用/引资料:引用……资料,增强说服力,增加文采或趣味性 (第10段)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 分析:运用引用(引资料)、作比较、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引用英国南部物候的长期记录,比较了不同时期的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平均值,客观准确地说明了物候现象来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