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 八下第2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综合学习评价(A) 参考答案及解析 (作业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模型常常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或复杂的事物。仔细观察下列四幅图片,不属于模型的是( ) A.水分子 B.氦原子 C.禁鸣喇叭 D.细胞结构 【答案】 C 2.下列有关分子与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和原子在化学变化中都能再分 B.只有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C.在化学反应中原子的数目和种类不会变 D.原子构成分子,原子的体积质量一定比分子小 【答案】C 【解析】物质由分子原子或者离子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是原子,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由原子离子构成的物质,分别由原子和离子保持其化学性质,化学变化的微观本质是构成分子的原子拆散重新组和成新的分子的过程。故化学变化中,原子个数与种类不变,分子比构成其的原子体积和质量都要打,但是如果是其他原子,就不一定能够,比如氢原子体积和质量都比较小,构成的氢分子比比较大的原子比如钾原子体积和质量都要小,D错误。故答案C. 3.用“”表示氧原子,“ ”表示氢原子 ,则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水由水分子构成,所以水的化学性质由水分子保持;根据水的化学式H2O可知,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原子构成。 4.2024年5月嫦娥六号探测器登陆月球背面采样,科学研究院团队将对嫦娥六号采集的月壤样品中存在的钛(Ti)含量进行研究。Ti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9,核外电子数为是22。则钛原子的质子数为( ) A.71 B.49 C.27 D.22 【答案】D 【解析】Ti的核外电子数为是22,根据“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可知,故其核内质子数为22。 5.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得到钠离子。钠原子与钠离子相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核外电子数相同 B.核内中子数不同 C.电性相同 D.属于同一种元素 【答案】D 【解析】 A. Na+是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后形成的,核外电子数比钠原子少了一个电子,故错误; B. 因Na+是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后,只是电子发生了改变,核内中子数不变,故错误; C. Na+是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后形成的最外层有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而钠原子不显电性,故错误; D. Na+是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后形成的,Na+比Na少一个电子,但质子数不变,所以属于同种元素。 6.如图表示四种原子的结构模型(“·”、”O”和”●”分别表示电子、中子、质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丙的核电荷数不同 B.甲、丙为同一种原子 C.乙、丁属于同一种元素 D.甲、乙互为同位素原子 【答案】C 【解析】 A.据图可知,甲和丙原子核中质子数相同,即核电荷数相同,故A错误; B.据图可知,甲和丙原子核中中子数不同,不属于同种原子,故B错误; C.据图可知,乙丁丙原子核中质子数相同,属于同一种元素,故C正确; D.据图可知,甲和乙原子核中质子数不同,不属于同种元素,故不是同位素原子,故D错误; 7.如图是地壳中各元素的含量(质量分数)分布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金属元素 B.地壳中非金属元素的总含量大于金属元素,种类少于金属元素 C.地壳中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也就是金属铝 D.由图可知,各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相差不大 【答案】B 【解析】 A、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B、由图示可知,氧元素和硅元素均属于非金属元素,仅仅这两种非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之和就为 48.60+26.30%=74.90%,地壳中非金属元素的总含量大于金属元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