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62385

23“蛟龙”探海 分层作业(含答案解析)-【课堂无忧】新课标同步核心素养课堂

日期:2025-04-0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41次 大小:3506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课堂,核心,同步,新课标,无忧,解析
  • cover
23 “蛟龙”探海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蛟龙号”深潜器的科研人员们殚精竭虑,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终于让“蛟龙号”成功下潜到深海。 B.在深海探测任务中,“蛟龙号”的船员们默契配合,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他们的表现可圈可点。 C.当“蛟龙号”从海面下缓缓升起时,人们看到它那崭新的外壳,不禁对我国的深海探测技术刮目相看。 D.面对深海的神秘未知,“蛟龙号”的科研团队勇往直前,他们的探索精神锐不可当,令人敬佩。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 “蛟龙号”的研制和应用,使我国在深海探测技术方面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B.为了避免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错误,我们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范。 C.他的报告内容丰富,生动形象,对我们了解深海探测很有帮助。 D.一个人是否拥有健康的体魄,关键在于是否持之以恒地参加体育锻炼。 二、填空题 3.文学常识填空 《蛟龙探海》是一篇关于我国 “蛟龙号” 载人潜水器的 (体裁),“蛟龙号” 的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在 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它对于我国 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4.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澎湃( ) 凛冽( ) 默契( ) 桅杆( ) 俯瞰( ) 镌刻( ) 殚精竭虑( ) 锐不可当( ) 5.根据拼音写汉字 浩hàn( ) 严jǐn( ) 惊心动pò( ) 一丝不gǒu( ) 白手qǐ( )家 6.解释下列词语 (1)澎湃: (2)凛冽: (3)默契: (4)殚精竭虑: (5)锐不可当: 三、语言表达 7.子轩想用一组排比句为班会总结。以下是他总结的部分内容,请你仿照画波浪线的语句帮他将空缺处补充完整。 “神舟”飞天,让我们仰望星空,追逐宇宙的奥秘;“蛟龙”探海,让我们潜入深渊,探寻海洋的神秘; ; ……让我们秉持探索精神,勇攀高峰,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8.请根据课文《蛟龙探海》内容,为“蛟龙号”写一段介绍词,要求语言简洁、生动,不超过150字。 四、现代文阅读 乘“蛟龙号”潜入深海 ①西北太平洋海山区中部的Albo海山,有500余个小山包,最高的一个距离水面仅约500米。特殊的地形地貌为海洋生物提供了适宜的生存环境,也令这里的深海世界丰富多样。 ②2024年9月4日,记者搭乘正在进行2024西太平洋国际航次科考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潜入深海,近距离认识这座独特的海山。 ③船时7时许,“蛟龙号”布放入水。潜航员傅文韬带着记者和中国香港生物学家邱建文,开启8小时的深海之旅。 ④直径2.1米的载人舱只可容纳3人,但在世界同类型载人潜水器中已算得上大容量。傅文韬坐在中间,担任主驾驶。坐在左舷的邱建文负责观察拍摄海底景观,协助主驾驶与水面联络,坐在右舷的记者负责记录水下生物和样品采集情况。 ⑤在执行水面检查之后,“蛟龙号”开始注水下沉。随着显控面板上的深度数值逐渐增加,窗外的颜色由浅蓝一点点变深,最终在距海面120米时变得一片漆黑。 ⑥和想象中不同,“蛟龙号”在下潜过程中十分安静,没有一丝晃动。只有水声通信系统发出规律性的声响。 ⑦40分钟后,“蛟龙号”抵达1 244米的海底,潜水器的光照亮了眼前的深海生物世界。邱建文迫不及待地开始观察周围的情况。他告诉记者,这个深度的生物量通常比较丰富,窗外每一帧景象都不容错过。 ⑧8时20分,一只海鳃出现在眼前。这片海底以沙波地貌为主,看起来更像是白色沙滩。围线等不同品种的海绵成片生长,它们随水流缓缓漂动,十分柔美。 ⑨与此同时,傅文韬已完成对海水和沉积物的采样工作。 ⑩告别第一座小山,我们向另一座小山的山顶进发。 “上山”过程中地貌发生了不小变化,板状结壳上,鱼、虾、蟹变得多了起来。它们有的在觅食,有的在睡觉,有的在和“蛟龙号”这个庞然大物“捉迷藏”。 顺着傅文韬手指的方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