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63520

2025届高考语文教材梳理《阿房宫赋》课件(共40张PPT)

日期:2025-04-21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1次 大小:216485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025届,高考,语文,教材,梳理,阿房宫赋
  • cover
(课件网) 阿房宫赋 杜 牧 复习重点 1.再次感知“赋”的文章体裁特点,掌握重要实词、虚词、句式等文言知识点,积累文化常识。 2.巩固掌握本文对偶、比喻、夸张、排比、 以及铺排描写、夸张扬厉的写作特点。 3.结合写作背景及文章思路,再次领会作者的观点及文章的现实针对性,理解作者借古讽今的写作意图。学习作者家国天下的情怀。 4.背诵全篇。 一、再访杜牧 杜牧(803—852),晚唐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早年主张削平藩镇,抗击吐蕃、回纥,晚年趋保守消极,居住在长安城南的樊川别墅,后世因此称他为“杜樊川”。官终中书舍人。杜牧工于诗、赋、文、辞,他的散文以议论见长,气势纵横,敢于议论军国大事,指陈时弊,具有较强的现实性,继承了韩、柳派古文家的优良传统。在“赋”这一文体由骈骊趋向散文化的进程中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唐宋古文运动”中自觉地用古文的写作方法作赋,形成了区别于“汉赋”“骈赋”和“律赋”的独特文体———文赋”。 晚唐才子———杜牧 他的诗意境清新,风格豪健俊爽,在晚唐轻浮艳丽的文坛上独树一帜。 杜牧对政治、军事都有颇为卓著的见识,曾联系时事研经读史,注《孙子兵法》,可惜不为统治者所用。①杜牧擅长诗文,力倡“文以意为主”之论。诗风豪爽清丽,尤工绝句。后人为了区别于杜甫,称其为“小杜”,又为了区别于李白、杜甫,称杜牧与李商隐为“小李杜”,足见杜牧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可惜杜牧有相才,而无相器,又生在江河日下的晚唐,盛唐气息已一去不返,一声长叹啊! 杜牧名句 1.青春留不住,白发自然生。 2.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3.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4.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 5.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 6.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 7.欲把一麾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陵。 8.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9.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二、再读名赋 题目解说 阿(ē)房(páng)宫,秦宫殿名,是秦始皇在渭南建造的宫殿,始建于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到秦亡时尚未完工,遗址在今陕西西安市西郊。 赋,古代的一种文体。本文是一篇借古讽今的赋体散文。 文学常识:赋 赋是古代一种文体,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类似于现在的散文诗。讲求文采、韵律,兼有诗和散文的特点。 “体物言志”指赋的内容特征,即通过摹写事物来抒发情志,寄托讽喻之意; “铺采摛文”指赋的形式特点,即注重铺叙,辞藻华美,浓墨重彩。 赋的特点:① 语句上以四、六句为主,句式错落有致,追求骈偶。② 语音上声律和谐,读之朗朗上口。③ 文辞上夸张渲染,讲究藻饰和用典。④ 内容上多写宫苑游猎,篇末作一些讽喻。总之,它讲求字句的整齐和声律的和谐,描写事物极尽铺陈夸张之能事,而于结尾部分常发一点议论,以寄托讽喻之意。 著名的赋有:杜牧的《阿房宫赋》、欧阳修的《秋声赋》、苏轼的《赤壁赋》等。 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唐敬宗宝历元年(825),当时的唐王朝政治腐败,藩镇割据,拥兵自重,宦官专权、民不聊生,阶级矛盾异常尖锐,再加上吐蕃、南诏、回鹘等纷纷袭扰,更加重了百姓的痛苦。杜牧针对唐王朝处于崩溃边缘的现实,极力主张内平藩镇、外御边患。他希望统治者励精图治,富国强兵。但事与愿违。穆宗李恒因沉湎声色送命。敬宗李湛好游猎,沉湎声色,大兴土木,不理朝政。对此,杜牧既愤慨又痛心,他在《上知己文章启》一文中说:“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 ①缦立( ) ②呕哑( ) ③剽掠( ) ④锱铢( ) ⑤鼎铛( ) ⑥囷囷焉( ) ⑦不霁何虹( ) ⑧妃嫔媵嫱( ) ⑨尽态极妍( ) ⑩迤逦( ) 庾( ) 粟粒( )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